2024年9月15日 星期日

老年疝氣手術紀實

         今年310日首次發覺連續走路近三公里之後,右鼠蹊部內側上方(相當接近髖關節)會出現灼熱或輕微針刺感,但只要坐下或蹲下幾分鐘就自動消失,可以繼續走路,由於尚不礙事,因此並不以為意,認為可能是一種運動傷害,利用敷藥膏或貼布即可消除。經過三個月的自行保守治療,情況並無改善,反而發生站立過久也會出現刺痛及灼熱,而且日益明顯,雖然坐下後仍會很快消失,但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作息,不只不再進行較長距離的走路,甚至連廚房烹調及房間清潔工作也相應做了調整,而右鼠蹊部內側上方也出現輕微腫脹,但只要平躺則會立刻消失。鑒於這個問題已非單憑一己之力所能解決,因此先去醫院復健科診斷,經照射腰部及髖關節X光,認為我的腰椎問題很大,同時告以也可能是泌尿系統出問題,復健科醫師開了兩星期的鬆筋及止痛藥,以及要求做腰部復健。兩星期下來,未見任何改善,遂去泌尿科診斷,經過驗尿及照射下腹部X光,醫師告以泌尿系統正常,但懷疑可能是疝氣,透過視診及觸診,結論是要繼續觀察。與此同時,我也去骨科診斷,醫師告以這是腰椎病變擠壓到神經所引起,只要吃高單位B群維他命即可改善,如此吃了一個月的合利他命F,情況如舊。遂再去一般外科請一位專精疝氣的醫師診斷,他只透過問診、視診、及觸診,隨即告以是腹股溝疝氣,詢以是否可作進一步的超音波檢查,回以平躺就消失,如何做超音波,讓我啞口無言。於是我就開始上網收集各種有關腹股溝疝氣的資訊,終於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最後決定請一位較能配合我的身體狀況(前列腺肥大、椎間盤突出、低血壓等)及需求(包括傷口較小、局部麻醉、不鋪網膜等)的醫師來動疝氣手術。

上月19日特地從竹北到台北一間專業診所請一位專精疝氣手術的醫師進行診斷,透過詳細的超音波檢查及觸診等,確定是腹股溝疝氣,隨即安排手術時間及相關事宜。由於考量兒子要全程陪同,並負責開車往返,而他平常工作十分忙碌,因此決定選在星期天動手術。程序大致如次: 91日上午10:30報到,11:00進手術室,下午2:00回休息室,若身體狀況適時回復正常(包括排尿、進食、走路等),即可返家。在手術前的這段時間可以利用Line隨時和該疝氣手術中心保持聯繫,並且主動提供了各種有關手術內容、術前及術後注意事項、術後復健等視頻協助患者了解情況,相當用心及貼心。整個手術過程進行順利,94日回診,醫師告以傷口癒合良好,911日二度回診,醫師告以可以淋浴,並安排震波治療,同時叮嚀要做好復健運動。

如今將近兩週,術後發生的唯一副作用就是排尿困難,事情是這樣的。術後當天雖然排尿甚少,以為是術前禁水之故,因此不以為意,沒想到第二天(9/2)晚上感到膀胱脹得難受卻解不出尿,遂在10:00左右到住家附近醫院急診,經超音波檢查,膀胱積尿甚多,經醫師導尿500cc後返家。由於整晚仍無法解尿,隔天(9/3)清晨5:00,再去急診室,醫師為我插導尿管後排出800cc,並安排當天上午門診,拔掉尿管後經超音波檢查,醫師認為有50%機率可以自然排尿,建議我再試試看,並開了強化膀胱收縮力的藥物,但當晚5:00左右,又感到膀胱脹得難受,再去急診室插尿管後排出900cc。次日(9/4)下午到台北回診,當即安排轉診另一位醫師處理排尿困難問題。該醫師透過超音波指出我肥大的攝護腺已經擠壓到膀胱,需適時進行手術。隨後兩天(9/59/6),遵循醫師指示服食強化膀胱收縮力的藥物(三餐前及睡前服食一粒),吃葡萄子萃取物,喝舒跑飲料以增加鉀離子,並多喝水,隔天(9/7)感覺身體狀況不錯,遂去住家附近醫院門診,經醫師同意,由護理師再次拔掉尿袋返家,中午時分終於順利正常解尿如同術前狀況,看來主要是藥物發生作用,下午甚至又同以往出現頻尿。到今天(9/15)為止,仍在繼續服食強化膀胱收縮力的藥物,白天解尿基本正常,夜間有時無法解尿,經立刻服食上述藥物即可緩解,醫師告以這情況可能還要維持一段時間,這是手術及我本身攝護腺肥大多年所造成的問題,但會適時回復正常的,要有耐心。

         經過這次經驗,深感老年人不宜逞強,長年過度運動及提重物使腹壓太大應是造成疝氣主因,很幸運能在醫師們的用心治療及家人們的悉心照顧下,終於逐漸康復,內心萬分感激。受此教訓,今後運動將以適度作為準則,願與同輩共勉之。

2024年8月28日 星期三

小白兔 “飯糰”

     








        前幾天(八月二十四日)中午兒子開車來接飯糰回他們剛完成局部整修的家,當把飯糰和牠的籠子及食物等送上車,獨自坐在客廳太師椅上,想起近兩個禮拜照顧飯糰的點點滴滴,看著放置兔龍的地方空盪盪地,有點悵然若失。事情是這樣的,兒子家利用暑假進行整修主要是拆除客廳的開放式工作間、全面重舖地板等,由於吵雜聲可能很大,擔心飯糰受到驚嚇,原本打算將牠寄放寵物旅館。而我們兩老曾經養過三隻流浪狗,現在雖然年紀較大,體力較差,但在去他們家看過飯糰之後,覺得由我們來照顧應該不成問題,遂自告奮勇建議可以讓飯糰暫時住到我們家。於是乎飯糰就在他們舉家護送之下,在這個月十一日住進了牠的臨時家園。

兒子提醒我們,家兔的活動力雖然遠不及野兔,但喜歡咬東西(例如電線)和躲藏角落的天性則是一樣的,因此我們把飯糰的活動範圍限定在家中客餐廳、廚房及和式房這整個開放空間,並把客廳電視櫃後方各式各樣的聯絡線,以及可能會鑽進去的角落(例如冰箱後面)都用厚紙板封住。最初幾天,飯糰對我們兩老略顯陌生,感覺得出有防範之心,不過當把牠放出籠子,雖然面對一個陌生環境,卻會到處東聞西嗅,明顯看的出這是一隻好奇心很強的小白兔。經過幾天相處,飯糰對周遭環境及我們兩老逐漸熟悉,就比較自在得多,讓我們可以輕輕觸摸牠的前額及背部,放風時會緊跟在我們腳跟後方,甚至表演一個高空跳躍,尤其熟睡時,整個身體都側躺下來,顯得十分放鬆及放心,我們看在眼裡,自是頗感欣慰。

家兔的照顧較諸貓狗要輕鬆得多,舉凡進食及喝水都是在籠子裡,而吃的是乾草(苜蓿草及提摩西草),早晚兩頓,每天水槽加水一到二次即可,感覺飯糰水喝的很多,每天的喝水量不輸同樣體型的貓狗,可能和吃草有關。正餐之外,牠最喜愛的則是一種特製零食(用乾草做成的固體食物),只要輕搖一下零食罐,牠一聽到聲音就立刻 起來,纏著你不放,吃零食的速度更是飛快,永不嫌多。至於排泄物的清理也相當簡單,基本上,飯糰的活動空間是以籠子為主,兔籠的設計很精巧,牠的排泄物會撒落或掉落於籠子底部淺盆裡所鋪的紙張上面(糞便呈黑褐色顆粒狀),無臭無味,每天更換一次即可。

總之,從照顧飯糰的經驗中,可以發現家兔的確是一種十分安靜乖巧溫馴的小動物,即使幾乎不會發出任何聲音,整天就是吃喝拉撒睡,但跟我們人類還是會有一些很窩心的互動,不失為一種相當可愛的寵物,可以成為小朋友的良伴。

2024年4月17日 星期三

地震記






        這個月三號早上八點發生強烈地震,當時正和太座在餐廳吃早餐,一陣搖晃之後,家中較高的書櫃或傾倒在地或大幅傾斜,書籍散落一地,客廳的擺飾櫃由於高達200公分,傾倒下來的撞擊力道較大,以致櫃板及玻璃門板都鬆脫,各種擺飾散落客廳各處,甚至有一些珍貴的水晶紀念品因而破碎。此外,還有一台放置在臥室矮櫃上的大銀幕液晶電視竟然滑落到地板上,所幸完好如初,只有銀幕框架的左下邊角破損,至於其他跌落地面的諸如花瓶、樂高海盜船模型、掛衣架、立扇、除濕機等等,不一而足。以上都是地震過後所見到的雜亂景象,而令人不可思議之處,則是在地震當時的霎那,我們並沒有看到近在咫尺的擺飾櫃如何傾倒下來,也沒有聽到客廳角落花瓶砸落破碎的響聲,我只記得客廳矮櫃上電視機的特大液晶銀幕前後搖擺得幾乎要傾倒,遂本能地急忙走過去穩住它,太座還大叫: “小心!” 現在回想起來,真有點不寒而慄,假若當時不是在餐桌附近而是恰巧經過擺飾櫃或書櫃倒下來的地方,同時來不及躲避,後果將不堪設想,我們委實無比幸運,內心不禁感恩萬分。

隨後就接到住在附近的兒子來電問安,遠在國外的女兒也來視訊,非常感謝他們的關心,我也透過line問候住在台北的弟妹們,得知大家都平安,心裡頓感輕鬆。中午兒子買了外帶的麵食來家裡共進午餐,並幫忙整理善後的工作,毀損的書櫃及擺飾櫃雖仍可修復使用,但我決定丟棄以策安全,三個人一直忙到四點左右,家中大致恢復正常,生活作息也可一如往昔矣。雖說如此,隨後的一個多禮拜,每天仍會做一些和地震有關的整理、補強、修復等細瑣工作,例如把家中活動的書櫃、書架、置物架、電視機等利用角鐵或細繩加以固定,並把一些破碎的陶瓷及水晶製品用強力膠重新黏合,尤其是退休時同仁贈送的一個極為精緻的魚嘴型開口花瓶,碎裂成十多塊大小不等的瓷片,竟被我用強力膠及透明膠帶修復,只有瓶口的兩塊小瓷片無以尋獲而略感遺憾。另外值得一提的,則是樂高海盜船模型,這是1989年的原始版,當初由兒子和女兒組合完成,陪伴我們已經歷了35個寒暑,只是組裝說明早已遺失,於是我就上網搜尋相關資訊,對整艘船的細部構造有了具體認識,終於又將之恢復舊觀,也了解到這艘船的精巧設計和人物造型背後的許多故事,頗為有趣。

地震發生迄今洽滿兩星期,災情最嚴重的花蓮,人員搜救工作大致告一段落,對不幸罹難者謹獻上深切的哀悼之意,更期盼災後重建工作能夠迅速及順利開展,就像這艘海盜船一樣,相信假以時日必能回復舊觀。

2024年2月11日 星期日

年夜飯

         






        自從學習烹飪以來,倏忽已滿兩年,對做菜逐漸得心應手,因此決定除夕(29)的年夜飯由我來嘗試掌廚,不再像往年訂購大量年菜,實際上,這種訂購的年菜對老年人也不太適合。由於時間充裕,經和家中太座商議,針對要來家裡過年的兒子、兒媳及兩個孫女的口味(他們偏好蔬菜),設計出七菜一湯的家常菜。其中油燜筍是小孫女的最愛,仍採外購方式,剛好小年夜(28)的晚餐,我們是在一家竹北有名的客家菜館聚餐,就順便多叫一份油燜筍帶回家,已備隔天年夜飯上桌享用。至於湯,兒子自告奮勇願意做一道十分道地的酸辣湯,因此我只做了六道菜,分別是四喜烤麩、開陽白菜、豬肚炒筍片、碗豆炒蝦仁、清炒菜心及乾煎鯛魚片,沒想到每道都相當受歡迎,甚樂也。

這六道菜中,開陽白菜、碗豆炒蝦仁及乾煎鯛魚片是平日經常都在做的,雖然六人份的量比兩人份要大許多,尚可應付自如,無論嫩度及脆度都還掌握得住,只是四喜烤麩、豬肚炒筍片及青炒菜心平常甚少為之,以致做起來略感費心費力。四喜烤麩的食材除烤麩之外,還選用了豆皮、香菇、木耳、胡蘿蔔及筍片等,重點是烤麩先要用中小火煎成表面金黃,然後和其他食材(切塊或切片)加入醬油、鹽、糖等調味料燜煮,俟確定入味即可盛出享用。至於豬肚炒筍片,主要工序是在清洗除去附著於豬肚表面的肥油,並要切成大塊先行用水煮熟(如此炒出來的豬肚才會嫩),然後再切成小片和筍片一起下鍋,放上醬油等調味料燜煮即可。清炒菜心的主要工序則是在於要先用菜刀從底端略微切開菜心外表的硬皮,再用手剝下,然後用刨刀把殘留的外皮纖維清除乾淨,切成斜片下鍋燜煮稍許時間,撒些鹽即可盛出。總共六道菜的烹飪時間約1.5小時,好在上桌後就可開動享用,冷颼颼的除夕夜能吃到熱呼呼的菜餚總是令人食指大動吧!

每當吃年夜飯的時候,常會讓我想起已經過世多年的母親準備豐盛年菜的光景,尤其是素十錦、紅燒素丸子、紅燒獅子頭及蛋餃、炸春捲等等,都是功夫菜,上餐館都吃不到那麼可口道地的菜餚。更沒想到的是當年老婆和我帶著兒子女兒一家四口除夕回父母親家吃年夜飯,現在卻是兒子媳婦帶著兩個孫女來我們家吃年夜飯,雖然我做的菜比起母親來,相差豈止十萬八千里,但是其中所蘊含的親情之愛則是無分軒輊,甚至可謂歷久而彌新。

2024年1月10日 星期三

觀霧檜山巨木群步道









        最近女兒、女婿返台度假,照例安排到觀霧健行,並擇定上個月(202312)26日趁天氣放晴,去走檜山巨木群步道,兒子也有興趣,特別休假參加。經考量大鹿林道山路彎道甚多,而今我已邁入七十七歲,為策安全,因此租了一部四輪傳動的電動休旅車前往觀霧。

當天上午九點我們從竹北住家出發,行駛68快速道路轉接212縣道上山,鑒於前年底四人同去觀霧健行榛山步道的經驗,我因坐在後座而導致到達觀霧山莊後發生身體不適,因此這回改坐右前座,雖然山路曲折,卻能完全適應,約十一點抵達觀霧山莊,果然下車後身體狀況如常,內心略感欣慰,自己體能並未隨著年歲增長而老化。順帶一提,電動休旅車在這兩小時多的山路行駛約耗掉30% 的電力,而下山耗電極其有限,因此可以完全不用充電,事實上,觀霧山莊停車場已經設立兩個充電樁,十分貼心。在觀霧山莊用餐完畢之後,隨即將車往回開到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遊客中心停車場停放,先在附近的雲霧木棧步道走了一圈,有觀景台可眺望聖稜線,約花了30分鐘完成,算是為今天的重頭戲暖身,也順便消化一下剛吃進胃裡的豐盛午餐。

我們從遊客中心沿著樂山林道行走約一公里到達檜山巨木群步道登山口,到巨木群的距離有2.7公里,幾乎都是土石路,坡度並不大,若干陡坡(例如一、二號巨木之間路段)則有鋪設枕木,雖然如此,由於身處海拔2,000公尺多的高山中,上坡時我仍會感到極端費力,沒走幾步就得停下略微休息,以免心跳超過140。但沿途大多路段尚稱平坦,走起來可謂相當輕鬆,並可遠眺山景,例如平常從竹北方向看不見的鵝公髻山和五指山的背面,現在則正相面對,有如近在咫尺,邊走邊瞧,頗覺驚喜。到達巨木群後,總共有五株千年以上的巨木(最古老的一株已有2,000多年)坐落其間,並有步道相連,每一株的周邊則建有木板平台以供觀賞,且立有看板解說。抬頭仰望這些年代如此久遠的巨木,雖然歷經各種大自然的變化與打擊,如今卻仍然能夠活生生地聳立在這裡,充滿著欣欣向榮的生命力,讓我在乍舌驚嘆之餘,更令我肅然起敬。面對它們,不禁感到人的一生顯得何其短暫,人又是多麼渺小,在它們面前,我們每一個人都真該懂得謙卑才是。

         觀賞完畢,隨即循原路返回遊客中心,總計健行10公里,約花了4小時,回到家已過七點。這次中級山健行雖然相當疲累,卻是十分值得,衷心感謝女兒、女婿及兒子的用心,使我有機會在這把年紀仍有機會做這種頗有挑戰性的登山健行活動。

2023年12月6日 星期三

魚蝦類的簡易家常料理

         









        基於預防 三高及促進胃腸健康等考量,我們兩個老人家的三餐較少進食紅肉(如牛肉、豬肉、羊肉等),肉類蛋白質的營養主要來自白肉(雞肉及魚蝦等),而每天晚餐的主菜幾乎都是魚蝦類,我比較常做的有清蒸大比目魚片或尼羅河紅魚、紅燒輪切鮭魚排、燙鯛魚片、乾煎鱸魚排或帶殼蝦、蝦仁豆腐、碗豆炒蝦仁、生菜蝦鬆、清炒蝦等等。周而復始,有時難免會吃膩,於是就會做一些微調,例如鱸魚排改用清蒸或紅燒方式,或把鯛魚片先用紅糟醃過再乾煎,有時改買鮭魚腓力排切成厚片來乾煎,乃至改用蘆筍或玉米粒來炒蝦仁等,不一而足,庶幾使晚餐的菜色盡量有稍許變化以增進食慾。

魚蝦類的料理最重要的就是食材的質量,我通常是到大型超市購買冷凍或冷藏的魚蝦,以其比較安全衛生,並保有一定的新鮮度,而且經過處理(例如做成魚片或魚排或蝦仁),通常魚類解凍後用清水略微沖洗即可,若是整條新鮮魚,雖然購買時超市會當場做刮除鱗片及清除內臟的處理,仍須仔細沖洗殘留的血水,而蝦仁則須檢查腸泥是否剔除乾淨,若是帶殼蝦尚須處理蝦頭及腸泥等。總之,由於事先已經過處理,因此購買價格通常會比傳統市場略高。以下擇要簡述我對魚蝦類料理的烹飪經驗。

有關魚類料理,我主要是用清蒸或紅燒的方式,以清蒸大比目魚片(200~250公克)為例,食材洗淨後平放盤中,再將少許蔥(切成段)、薑(切成片)鋪在魚片上面,然後倒入一匙料理米酒、一匙半無鹽醬油於盤中,放進電鍋蒸熟(大約五、六分鐘,亦即外鍋放入半米杯的清水)即可食用,魚肉相當軟嫩可口。再以紅燒輪切鮭魚排(250~300公克)為例,食材洗淨後,用廚房紙巾將魚排表面水分抹乾,炒鍋放入少許油,等油熱後用中小火將鮭魚排兩面煎到略微焦黃,及時放些蔥段、薑片及蒜瓣,同時倒入一匙料理米酒、一匙半無鹽醬油,再撒一些砂糖,並加入不到半米杯的清水,蓋上鍋蓋燜煮三~五分鐘,用筷子插入魚排以確定是否熟透,隨即連汁一起盛出放進食盤享用,如此做法的魚肉通常不至於像乾煎的那樣,吃起來很材,而有一定的軟嫩度。

蝦類料理則以熱炒為主,以清炒蝦(150~200公克)為例,蝦仁洗淨並確定腸泥都已挑掉,用廚房紙巾將蝦仁表面水分抹乾,再視每個蝦仁大小切成兩段或三段放入碗中,撒上少許鹽及適量樹薯粉攪拌均勻,炒鍋放入少許油,等油熱後將蝦段倒入用中小火翻炒,適時澆上一匙紹興酒,大約翻炒三分鐘蝦仁就會熟透,隨即盛出即可享用,香味及脆度都夠。至於蝦仁豆腐的做法,蝦仁部分(150~200公克)的處理如同清炒蝦,只是在蝦段用中小火略微翻炒到八分熟要先行盛出,把切成小塊的家常豆腐放入蔥薑爆香後的炒鍋中略微翻炒,加少許清水燜煮三、四分鐘,再把已經炒好的蝦段放入鍋中,和豆腐混合均勻,撒些鹽及蔥花,繼續翻炒一下,即可盛出享用。若是生菜蝦鬆,食材則略微複雜,除蝦仁(150~200公克)外,尚需荸薺(六、七顆,傳統市場可以買到並已剝去外皮)、香菜及生菜(最好是有機的),生蝦仁的處理方式也和上述清炒蝦相同,只是每個蝦仁要切成更多的小段(例如六、七段),荸薺拍碎後切成細小顆粒狀,香菜切成蔥花一樣,等炒鍋油熱後,先把切成小段的蝦仁倒入略微翻炒約二分鐘,再放入切成顆粒的荸薺翻炒約一分鐘,撒些鹽並澆上一匙紹興酒,繼續翻炒一下,最後撒上切成蔥花狀的香菜,即可盛出,用生菜包起蝦鬆就是一道相當美味的菜餚。

以上所述魚蝦類的家常料理,做法都相當簡易,感覺上,只要多做幾次就可以逐漸拿捏火候的竅門,我目前仍在學習階段,做出來的菜餚,無論色香味都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如今不翦冒昧,提出一些粗淺心得,期與同好切磋互勉。

2023年11月7日 星期二

新冠病毒確症紀實

         自從新冠病毒爆發以來,自己雖然已經退休,日常生活作息的調整相對較有彈性,但仍須經常外出,或是去人潮聚集場所如傳統市場、超市、超商、銀行等從事採買及辦理金融,或是去野外登山健行。惟以防範得宜,因此雖屬高風險群,卻很幸運一直未被感染,家中太座這四年來幾近足不出戶,因而也得以安然無恙。

熟知上上星期四(1026)上午到傳統市場採買蔬果肉品,一時疏忽沒有戴口罩,隔天(星期五)感覺身體有些痠疼,還誤以為是星期三登飛鳳山多走了三公里之故,因此並未在意,晚上參加社區會議也沒有戴口罩,而當晚睡眠相當不好,無法熟睡,並感覺身體有些發冷。星期六開始咳嗽,整個人困乏無力並有稍許發燒及鼻塞,似乎和一般的感冒診狀不太一樣,研判自己可能確症新冠病毒,星期日早上遂做自我篩檢,確定陽性。經徵得太座同意,決定在家進行隔離管理,總計五天(1029~112),盡量讓自己多休息多喝水,並開始服食清冠一號,前兩天是標準劑量,每餐飯後10克;第三天繼續篩陽,但由於開始流汗,除咳嗽及多痰外,精神體力都有明顯恢復,因此後三天劑量減半。第六天再行篩檢,仍呈輕微陽性,咳嗽及多痰現象並未完全消失,惟由於身體狀況已無大礙,遂決定日常作息回歸正常,至於外出到人潮聚集場所則戴口罩以免傳播病毒,迄今已過10天,so far so good! 此外,必須一提的,則是太座在我確診後兩天也被感染,這雖是難以避免,但內心深感歉疚,所幸醫師判斷為輕症,甚至毋須服藥,只是她身體原本比較虛弱,以致康復的速度頗為緩慢,目前還在靜養中。

檢討自己確症新冠病毒,雖是本身有所疏忽(報導曾指出當前在台灣是這一波新冠病毒的高峰期),但終究還是因為年紀大,免疫力下降之故,即使自己經常運動也難以完全避免不被感染,所幸已經接種過三次新冠疫苗,最近又剛接種流感疫苗,而新冠病毒也已流感化,因此確症後的反應,迄至目前為止,看起來並不嚴重,只是這個病毒確實很傷元氣,需要時間透過飲食及運動來調理,尤其要注意長新冠後遺症問題,對老年人而言,這絕對輕忽不得。最後,願意提出一點懇切的建議,敬請上了年紀的老年人不要逞強,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場所,若非去不可,務必養成戴口罩及勤洗手的習慣,並隨時留意與他人保持適當距離,以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