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4日 星期六

種菜的快樂





















最近在聯合報附贈的紐時(New York Times)看到一篇短文,名為快樂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Happiness),大意為英、法、美等西方先進國家的政府想把追求快樂當作施政目標,而不再一味追求經濟成長,不過,不丹政府已經早一步決定政績好壞要看創造的快樂而非經濟利益。有趣的是,根據新經濟基金會(New Economics Foundation)這個組織近年來發表的快樂星球指數(Happy Planet Index),全世界十個最快樂的國家中,南美洲就佔到八個,哥斯達尼加領頭,哥倫比亞居次,它們卻是貧窮國家。最後,文章作者提到中國有一則諺語:人要快樂一天,就喝醉酒;要快樂一週,就殺隻豬;要快樂一月,就結婚;要快樂一生,就做個園丁(be a gardener)。怪不得大文豪福爾泰(Voltaire)曾說:耕種你的園圃(cultivate your garden)。看完後,種菜的我不禁莞爾一笑。
從2006年8月開始種菜以來,倏忽已邁入第五年,這段時間並不算短,確可對自己身心的變化做一剖析。記得在退休前後,自己身體狀況並不是很好,最明顯的就是早上起來鼻子敏感而流鼻涕,有時要拖到下午才會停止。另外,由於腰椎有輕度骨刺,經常閃到腰和髖關節,疼痛異常,右肩關節和左手肘關節也有風濕痛,尤其冬天時候;失眠的毛病也不時發生,一上床睡覺就擔心,今晚是不是又要吃鎮靜劑?至於膽固醇更是一直偏高。總歸一句話,凡是因長久坐辦公桌、壓力大、愛吃肉所引起的病痛,無一不出現。而現在,除膽固醇仍然略微偏高之外,其餘的病痛都不見了,自己也明顯感覺到近來身體健康狀況相當不錯,這自然和種菜有莫大關係。每天到菜園(約50坪大小)勞動已逐漸成為習慣,短則一小時,長則三、四小時,若碰上豔陽高照的夏天,勞動後汗流浹背,即使喝完隨身帶到菜園的2,000毫升冷開水,有時仍嫌不夠。如此大的勞動量,經年累月下來,身體的骨骼肌肉、新陳代謝、免疫力等怎麼可能不改善?而飲食方面,最大的改變就是喜歡吃蔬菜,目前幾乎已接近素食者,一盤清炒芥蘭或青花菜,會吃的津津有味,肉類方面,大多吃魚和雞肉,排骨(用龍骨燉湯而已)一星期頂多吃一頓。回想以前最愛吃丁骨牛排、roast beef、東坡肉、紅燒獅子頭、臘味飯、燒鵝等等,蔬菜只是點綴一下,吃個幾口,可真是恍如隔世。
不僅如此,在心理、精神方面的變化更大了,以往自己是內向性格,十分拘謹,不善於人際互動,退休後,除了家人、親人和幾位至交老友,更少與他人打交道,生活圈子狹小而單純。但種菜之後,心情變的開朗多了,而且不自覺地笑口常開,遇到陌生人,只要場合適切,就會很自然地主動打招呼,甚至寒暄,若需要幫忙,只要能力所及,一定伸出援手,這些都不是矯揉做作,而是發乎內心。為什麼會有這種改變呢?我想主要是種菜會使人關心許多細瑣事物,例如翻土、清除石頭、拔草、疏苗、培土、澆水、抓蟲、做堆肥、砍竹子、搭棚架、到農會買肥料、到種苗店買菜苗、和種菜同好討論等等,這樣的一個生活圈子內涵很實在、很簡樸,卻是開放的,看不到人性中「惡」的一面,反而經常接觸到「善」的一面,長久濡染之下,人的性情就會跟著轉變。記得有一次到農會買甜玉米種子,由於是第一次栽種,毫無經驗,正在請教農會工作人員時,旁邊一位滿臉皺紋、略弓著背的老農婦卻自告奮勇,好心地勉強用她不熟悉的國語加上比手劃腳告訴我播種的方法,這段經歷真是終生難忘。當然,一個人在菜園裡勞動時,那些不斷重複的簡單動作很容易將自己完全投入其中,一時之間心無雜念,人世間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生老病死都被拋到九霄雲外,可謂進入一種「忘我」之境,人就這樣慢慢地學會了「放下」,不再被「我執」困擾。這種心境的改變,讓自己能夠在待人處事方面做到為他人設想、從全局思考,事事不妨「退一步、放一著」,所謂有捨才有得。這種領悟和實踐甚至把人生的境界往上提了一個層次,好像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如同王國維在「人間詞話」提到的人生第三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審視自己種菜四年多來,在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的改變,不正是印證了快樂來自於耕種園圃嗎?不過,一個現實條件則是基本生活要先毋虞匱乏才行,論語裡居於陋巷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而不改其樂的境界就非我們常人所及。

2010年11月13日 星期六

深秋的菜園
















今年中秋過後不久,連續下了幾近二星期的雨,雨勢頗大,主要是颱風外圍環帶引起的,放晴後沒幾天,又來了東北季風雨,所幸雨勢不大,直到最近才又放晴。這段期間正是中秋前後播種或定植的冬季蔬菜幼苗生長的關鍵期,最怕的就是大雨不斷,致使畦塊土壤含水量過高,畦面有機肥大量流失,幼苗根部難以健康地成長茁壯。我則是盡量利用放晴的時間,小心地把畦面略微鬆土,至於容易傾伏的幼苗,例如白蘿蔔、胡蘿蔔,則是適時培土扶正。另外,定植略早、已進入幼株階段的高麗菜、青花菜、芥蘭菜的葉片卻遭到野鳥的啄食,這也和連續下雨有關,野鳥找不到平常吃的食物,只得退而求其次,啃食蔬菜葉子。看著遭到大雨蹂躪的菜園,深深體會到菜農「靠天吃飯」的無奈。
不過,就像我常提到的,植物的生命力異常強韌,最近連續一個多星期的晴天,透過及時施肥和適時澆水,菜園裡的蔬菜又再度顯得生機勃勃、碧綠盎然,大片的新葉已把枯黃的、穿洞的老葉蓋過去,無論捲心白菜、高麗菜、芥蘭菜、青花菜、芥菜心、刈菜都從大雨劫難中挺過來(見右下照片,今年11月9日拍攝),尤以芥菜心長得最好(見左下照片,今年11月9日拍攝)。即使被大雨淋的慘不忍睹的白蘿蔔,透過培土、疏苗、施肥等,也長得差強人意(見右中照片,今年11月9日拍攝),而胡蘿蔔幼苗雖然損失比較嚴重,但及時補播的種子又發芽了。其它如蕃茄、青江菜都長得還可以,甚至剛播種的菠菜這幾天也萌芽,冒出了畦面,舉目所見,的確讓人感到無比欣慰。
除了以上的冬季蔬菜正在深秋早晚冷涼的氛圍裡快速成長外,菜園裡還有長得十分茂密的薑(於今年清明埋植薑塊來栽種的),尤其難能可貴的是開出了許多薑花(見左上照片,今年11月9日拍攝)。記得去年曾答應一位網友「寄」一張薑花的照片給她,未料我卻食言了,因為去年的薑並沒有開出薑花,很盼望這位網友能看到這張薑花的照片,也算一種兌現,只是遲了一年,很抱歉。至於種在菜園角落的香蕉樹,樹上的一長串香蕉愈來愈重,幾乎要把樹幹拉斷,目前是用竹竿撐住,但每根香蕉還不夠圓(見右上照片,今年11月9日拍攝),須再耐心地等待一、兩個月,才能一飽口福。總歸一句話,每天去菜園勞動時,看著這些蔬菜,同時還沒見到蟲的蹤跡,即使再累,內心那份喜悅之情卻是難以言喻。

2010年10月17日 星期日

一株絲瓜苗的生長
















今年夏天菜園裡的絲瓜收成頗豐,直到現在偶而還有一些收成,這些收成的絲瓜大多數都送給親朋好友鄰居分享,一位至交老友還來電告知絲瓜好吃到連湯都喝掉,聽到之後,頗有成就感。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絲瓜植株幾乎全都是用去年採收的絲瓜種子栽培出來,並沒有到種苗店買幼苗,只有一株絲瓜植株例外,它是大妹今年三月到菜市場買菜時,順道花了50元買了辣椒、茄子、絲瓜各一株幼苗,請我代為栽植。為記錄它的生長歷程,特別選在菜園棚架向陽的一個邊角,於今年3月17日定植,並沒有和其它絲瓜植株種在一起,以致略顯孤單(見右下照片,今年4月7日拍攝)。
這株絲瓜種植的畦塊主要是給今夏冬瓜植株用的,一個畦邊還加種了一些茄子植株,可謂一個大雜燴畦塊;同時,也沒有給予特別照顧,甚至有點疏忽它的存在,只是任其自然生長,偶而施以一些追肥和澆水而已。基此,這株絲瓜植株生長速度比較緩慢,將近二個月莖蔓才攀爬到棚頂邊緣之上(見左下照片,今年5月11日拍攝)。這時,早它三個禮拜定植的三株瓠瓜幼苗,莖葉已經佈滿一大片棚頂(見右中照片,今年5月11日拍攝),並且還在繼續擴張地盤,相較之下,這株絲瓜植株似乎前景堪虞。
果不其然,接下來的三個月,這株絲瓜植株幾乎被遺忘了,因為完全被霸佔棚頂的瓠瓜、甚至冬瓜(按:地面上的一些冬瓜莖蔓竟然也攀爬到棚頂)莖葉吞沒,若不細看,實難以發現它的存在。直到八月中下旬,鄰近的瓠瓜、冬瓜、茄子等植株結果已近尾聲而被拔除之後,生長環境陡變,畦塊和棚頂終於屬這株絲瓜植株專用,二個月下來,莖葉竟然照樣爬滿鄰近的棚頂(見左上照片,今年10月8日拍攝),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並且開花結果。其中一顆熟過頭的絲瓜已經長的十分壯碩(見右上照片,今年10月17日拍攝),已不適合食用,等瓜肉和和瓜皮完全乾枯,採收種子之後,剝去褐色的外皮,就是一條菜瓜布,可做洗滌之用或留作紀念,就由大妹決定了。雖然,這株絲瓜苗的一生即將落幕,但是,明年夏天會用它的種子再種,植物的生命就是這樣地不斷延續下去。

2010年10月2日 星期六

中秋過後的菜園
















每年農曆八月半中秋過後,天氣轉涼,冬季蔬菜就可以種植了,而一些準備工作(主要包括拔除畦塊雜草、翻土曝曬、施放堆肥、做畦等)則在白露過後就要開始進行。這段時間,菜園裡的夏季蔬菜只剩絲瓜還可偶而採摘一些,薑和芋頭還要再等一、二個月,因此幾乎已無收成可言。每天到菜園都是做勞動服務,除了冬季蔬菜的準備工作外,也可趁便修理菜園棚架、整理菜園週邊環境,這些單調的工作永遠都做不完,若是晴天,在炙熱的秋陽照耀下,汗水依然會濕透衣服,不過由於有風,渾身感覺舒暢無比,尤其專注於工作時,心中沒有一絲雜念,很自然地進入「忘我」之境,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煩惱都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這時的心身狀態堪稱是一種人生難得的享宴。
從九月下旬開始,菜園中間的五個長型大畦塊就依序定植了捲心白菜苗60株、高麗菜苗30株、芥蘭菜苗20株、綠花椰菜苗24 株、芥菜心苗40株(見右下照片,今年10月1日拍攝),這些幼苗都是向種苗店買的,一株二元。值得一提的有四件事:一是定植時間都安排在下午四點之後,太陽光線已變得較弱,而且很快就到晚上,可充分吸收露水,幼苗存活率會比較高;二是畦面上盡量舖以粗竹竿或枯枝,並在畦塊邊緣豎立牧草桿,可以防止山上流浪狗踐踏幼苗(見左下照片,今年10月1日拍攝);三是捲心白菜苗遭到隱藏在土裡的蝸牛啃食,已經補植40株,看來必須用藥粉來殺蝸牛,才能控制住;四是高麗菜畦塊邊緣和畦面空隙之處移植了蔬菜達人贈送的青江菜幼株,大多存活,畦塊得以充分利用(見左下照片),感謝他。至於還剩下的一個長型大畦塊,目前正在翻土曝曬中(見右中照片,今年10月1日拍攝),打算十月中旬定植刈菜苗。以上就是今年冬季主要的葉菜類蔬菜,是否能有收成,就看未來三個月的努力和運氣了。
除了這六個大畦塊之外,菜園棚架底下也有許多小型畦塊,都會做成高畦,用以種植胡蘿蔔、白蘿蔔、蕃茄等,蘿蔔都是播種,蕃茄則是定植幼苗。目前一個白蘿蔔畦塊已經疏苗、培土完畢(見左上照片,今年10月1日拍攝),應會有收成,至於二個胡蘿蔔畦塊,種子才剛發芽,而蕃茄畦塊,幼苗已經長為幼株。未來一段時間,待絲瓜、芋頭、薑採收後,還會空出一些小型畦塊,可以播種青江菜、菠菜、蘿蔔等,整個冬季菜園的輪廓就是這個樣子(見右上照片,今年10月1日拍攝)。剩下的就是如何照顧它們長為成株,以待成熟後食之矣。

2010年8月6日 星期五

炎夏的菜園
















自七月以來,夏季的味道愈來愈濃,而菜園裡能夠繼續有收成的瓜果類蔬菜只剩下秋葵、茄子、絲瓜,以及莧菜、甕菜、地瓜葉等葉菜類。即使這少數幾樣蔬菜,品質也有一些問題,諸如茄子被蟲叮過,以致果肉川燙後變成褐色而非白色,莧菜和甕菜的葉面佈滿白點(應是蟲卵或霉菌)等等,不一而足,除了秋葵和絲瓜(見右下和左下照片,今年8月6日拍攝)之外,收成的喜悅幾乎消失殆盡。至於小黃瓜,在大量採收之後,已經於7月27日全數拔除,連支架都拆掉了,目前整個畦塊正在翻土曝曬,打算讓它休息到秋冬之際再說。今夏南瓜、瓠瓜的結果量並不夠多,各約20顆,但品質很好,由於尚未全數拔除,目前偶而仍會忽然冒出一、二顆,只是個頭比盛產期的要小一號。苦瓜和甜椒的栽植最不理想,前者被果蠅叮食,收成有限,後者遭臭屁蟲為害,竟然一無收成,目前仍在繼續耕耘中,甜椒經過噴撒農藥,蟲害似乎被控制住,最近又開始結果,希望這回合能有一些收成。
夏季菜園雖然已無啥看頭,但念在秋葵、絲瓜,以及蘆筍、芋頭、薑等一年生或多年生作物的收成份上,每天傍晚時分,炙熱的太陽西沈之時,我都會去菜園澆水,讓畦塊保持在濕潤狀態,否則,只要一天沒去澆水,畦面土壤立即變的異常乾硬,不利蔬菜生長。當然,趁著澆水之便,也會及時收成一些秋葵、絲瓜等,尤其秋葵,目前正進入盛產期,一天未採,果實就會長得太大,果皮纖維質硬化而不適於食用,只得任它長大、枯萎後(見右中照片,今年8月6日拍攝),採收種子。除了澆水,夏季菜園最令人頭大的就是雜草生長速度極為驚人,必須經常不斷地除草,尤其是連續下了幾天雨之後,野草很快就佈滿菜園各個地方,真是除不勝除,為節省力氣,我都是利用雨後拔除雜草,堆集起來做成堆肥。此外,在澆水、拔草之餘,也利用一些時間整修菜園棚架,四年下來,許多棚架的支柱和支架都斷裂了,必須用新的木柱或粗竹加以更換。炎炎夏日,到菜園的時間縮短很多,但還是有許多事情要做。
菜園裡的果樹白柚枝葉茂密卻未結果,香水檸檬也是如此,可能施肥不夠之故,倒是香蕉樹又結果了(見左上照片,今年8月6日拍攝),而且幼株接二連三的長起來,頗為壯觀,甚至一直沒種成的木瓜樹,這回也有二、三株終於長大了,它們都躲在菜園的一個角落,乍看並不起眼,現在香蕉樹高大的樹幹和葉片卻足以遮蔭(見右上照片,今年8月6日拍攝),為午後炎夏的菜園帶來一些涼意,半年後又有冬蕉可飽口福了,豈不快哉!

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

今夏種植的冬瓜
















夏季各種瓜類蔬菜的栽植,最不討喜的就是冬瓜,原因有三:一是冬瓜多是在地面匍匐生長,所需要的栽植面積比較大,而業餘菜農的菜園通常比較小;二是冬瓜開花後結出的幼果很難順利長大,幾乎九成以上毛茸茸的翠綠幼果都會變成褐色爛掉;三是冬瓜在開花結果期間,所有莖蔓甚至葉片絕不可以人為地刻意觸動,否則幼果不會長大。雖然如此挑剔,每當想到夏天冬瓜湯的清爽,還是忍不住在面積有限的菜園裡硬生生擠出一塊地,來種植冬瓜。
今年是選擇菜園靠近香蕉樹的一個大角落,做成一個頗大的畦塊,在2月24日定植3株冬瓜幼苗,其中一株枯萎,在3月6日又補植2株,而自己播種的冬瓜種子僅育成一株冬瓜幼苗,則是在4月13日移植到畦塊,總共有5株幼苗長大為成株。當然,整個畦面都舖上厚厚的乾牧草以期冬瓜幼果能夠順利長大(見右下照片,今年3月14日拍攝)。3月8 日到12日溫度驟降,為防寒害,將幼苗週邊豎立牧草桿並以透明塑膠布覆蓋,果然有效。之後,經過適時澆水和施肥,冬瓜生長速度非常快,原來的畦塊已經不夠用,遂把周遭的地面趕緊舖以乾牧草以為因應,沒隔多久,冬瓜莖蔓就爬滿了比原來畦塊大一倍多的地面(見左下照片,今年5月11日拍攝),所幸這些地方都空著,就讓它們爬罷。
有趣的是舖著厚厚乾牧草的畦面上竟然沒有結出任何冬瓜,而已經結出來的二顆大冬瓜,一顆是躲藏在香蕉樹底下(今年6月5日採摘,見右中照片),一顆則是爬到鄰近的瓠瓜棚頂上,後者又適時被小心地移到棚下而用尼龍網托住(今年6月8日採摘,見左上照片),目前還有一顆被發現位於瓠瓜棚頂下方的畦面,正在生長中(見右上照片,今年6月8日拍攝)。看來今夏能收成的冬瓜就只有這三顆,真是累啊!

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收成的喜悅
















今年二、三月間播種或定植幼苗的夏季瓜果類蔬菜,目前都已經順利開花結果,並且進入採收期。雖然自己一向強調過程重於結果,但看到菜園豐收的景象,也難掩喜悅之情。
採收數量最多的應屬攀爬在ㄇ形支架上的四季豆,幾乎每天都可採摘一些,其中一種是果夾比較扁的粉豆,果皮顏色深綠並有絨毛,另一種則是一般所稱的四季豆,果夾比較圓,果皮顏色淺綠而平滑(見右下照片,今年5月23日拍攝)。由於種植期間完全施用有機肥,並且沒有噴農藥,可謂有機蔬菜,惟以這幾天有一種細長的昆蟲開始啃食它們,果夾內也發現幼蟲,所幸目前昆蟲數量還有限,何妨讓牠們也分享一些。位於四季豆畦塊旁的是攀爬在V形支架上的小黃瓜,這幾天每天可以採摘到30根上下(見左下照片,今年5月23日拍攝),果皮顏色碧綠並附著帶刺的絨毛,吃起來十分可口,脆度尤其夠,它們也稱得上是有機的。記憶所及,只在幼株時為預防露菌病而噴過一、二次農藥(露速淨),原因是去年的小黃瓜受害於露菌病而無收成,看來今年極有可能可以避過,不過接近畦面的一些葉片已經出現白斑狀的霉菌,惟以目前正在結果中,不宜噴藥,只有適時摘除病害嚴重的葉片一途。
位於小黃瓜畦塊旁的是玉米,今年也播種了兩個品種,一種是植株較矮的甜玉米,已經採收,甜度極高,簡單切段煮成清湯,非常好吃,不過有些已現蟲跡,一種黑色的大毛蟲(見右中照片,今年5月23日拍攝),好在絕大多數的玉米果粒未遭啃食,抓掉牠們就行了。至於另外一種玉米果粒則是黑紫色的,植株已經長的比人高,正在抽穗中,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採收。而位於玉米旁的則是茄子畦塊,每一植株雖然不高,仍然都豎立一根支柱加以固定以防傾伏,採收的茄子數量雖多,但個頭多不大,很多茄果都彎曲(見左上照片,今年5月23日拍攝),也許和植株過密有關,所幸無論紅燒、涼拌、油煎,果肉吃起來都很嫩,也就不在意它們的外觀了。
瓜類蔬菜中,目前只有瓠瓜開始採收(見右上照片,今年5月24日拍攝),第一顆採收的瓠瓜切半,一半由太座做成瓠瓜餅,確實好吃,另一半還在冰箱裡。其它採下的已經陸續分送親朋好友,有一顆最大的,由於未及時採摘,竟然被無名氏擅自採去,發現時,心中略感婉惜,好在這也是一種分享,並不特別在意。實際上,近四年來菜園收成的蔬菜,幾乎五分之四都是贈送親朋鄰居,家人(平常就是太座和我二人)吃下肚裡的最多五分之一而已。言歸正傳,除瓠瓜外,南瓜已有11顆大大小小的果實掛在棚架下,還要一、二個禮拜才能採收,冬瓜目前確定至少有三顆會成功,絲瓜、苦瓜則正在開花、結果中,豐收不成問題,秋葵、甜椒、第二批玉米由於種植較晚,尚處於幼株期,應該也會有好收成。感謝蔬菜達人的指導和協助,更感謝上蒼對菜園的照顧!

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

春夏之際的菜園
















夏季蔬菜自從陸續播種或定植幼苗(多在今年2 月下旬到3月上旬之間)以來,倏乎已經過了二個半月,菜園景觀為之丕變,放眼望去,一片碧綠,瓠瓜、南瓜、絲瓜、苦瓜、冬瓜、茄子、玉米、四季豆都已開花結果(請參閱所附照片,今年5月10日拍攝),蘆筍也不斷地冒出畦面,最近一星期並開始採摘茄子、四季豆、瓠瓜、蘆筍食用,正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汗水沒有白流。
這一個多月的菜園勞動量極大,幾乎每天去菜園,平均停留近3小時,除了適時須做的澆水、施肥、除草等工作外,最主要的工作則是搭ㄇ形支架供四季豆攀爬、搭V形支架供小黃瓜攀爬,而原來可供瓠瓜、南瓜、絲瓜、苦瓜攀爬的棚架,使用三年多下來,棚頂的竹竿多已腐朽,必須及時更換,否則就會被這些瓜類追趕得十分辛苦。為了搭這些支架,我都是開車到住家附近的山中去砍竹子運回菜園,相當耗時耗力,但也把體能鍛鍊的還不錯。一旦基礎工作做好,其它的就簡單多了,瓠瓜、南瓜、絲瓜、苦瓜在棚頂之下的部分只保留主蔓,側芽或側枝悉數摘掉,而待瓠瓜、絲瓜主蔓爬上棚頂二尺時,還要逐一摘心,以生出較多的子蔓,甚至子蔓長到六、七尺時再摘心,如此才會結較多的果。至於冬瓜、南瓜、苦瓜則不須摘心。另外,茄子要摘除腋牙,通常保留第一朵花之下的二個腋芽,其餘悉數摘掉,甜椒、青椒也是一樣。玉米則要注意適時培土,同時在雨後鬆土及施肥,才會長得比較高壯,結實也比較大顆。
今年夏季蔬菜栽植比較困擾我的問題主要有二個:一為冬瓜幼果不容易長大,目前只有二個成功,似乎和雨水過多有關,據說冬瓜開花結果時,絕對不能碰觸它的莖葉,一碰以後就沒有冬瓜可吃,看來真是如此;一為瓠瓜葉片如同去年一樣發生白斑狀的霉菌,即使噴灑農藥也不能完全消除,好在霉菌蔓延速度還趕不上莖蔓生長速度,看來只能且戰且走了。一般而言,今年菜園裡的夏季瓜果類蔬菜so far so good,衷心希望可以有比較多的數量送給親朋鄰居分享。

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

秋冬種植的高麗菜
















高麗菜為喜好寒冷天氣的蔬菜,因此適合每年秋冬季節種植,老周的菜園自不例外,每年九月開始就會分批種植。高麗菜苗通常都是向種子店購買,每株2元,十分便宜,買的苗盡量粗壯一些,過小的苗定植後,存活不易,須經常補植。這回總共分四個梯次、種植了五個畦塊,由於高麗菜成株外圍葉片極佔空間,株間距離宜維持40~50公分,職此之故,菜園大畦塊可種20株,小畦塊則勉強種10株左右,粗略計算一下,加上補植的部分,大約買了近百株幼苗。
最早的一批是在去年9月9日定植的,定植前都會把整個畦塊翻土曝曬幾天,由於採用有機肥,翻土時蚯蚓很多,大者直徑將近1.5公分、身長可達40公分,雖然盡量小心,還是會有相當多的蚯蚓被鋤頭砍斷,很不忍心,但非蓄意。重新做畦之後,在幼苗定植處及附近施以粉狀基肥,並和土壤充分混合,再整平畦面,等距挖淺穴,將幼苗一一置放其中,根部覆土壓實(用兩手拇指、食指、中指同時用力壓土一次即可),然後澆水,即完成定植幼苗的工序。其後兩、三週,只須適時澆水,以讓根部快速生長,幼苗也逐漸長成幼株(見右下照片,去年9月26日拍攝),若無特殊狀況,此後存活應已不成問題。以同樣工序,在去年10月19日定植第二批15株、12月25日第三批15 株、今年1月11日第四批26株(分植二個畦塊)。其後,透過適時澆水、施肥、除草、鬆土等工序,幼株通常就會長為成株並包心,惟這段時間內,葉片上一定會有綠色的(偶爾有黑色的)菜蟲(一種粉蝶的幼蟲)出現,我首先用手抓蟲(最高紀錄一株高麗菜抓到30 多隻)。抓不勝抓之下,只得針對蟲害嚴重的畦塊噴農藥,通常先噴生物性的(例如蘇力菌),若還是沒法度,則會再改噴藥性強的,今年前兩批高麗菜更遭遇蚜蟲大舉侵襲,最後是用噴霧筒大面積噴灑才控制住,惟已非有機蔬菜矣,誠屬遺憾之至。所幸第四批高麗菜未再發現蚜蟲,至於菜蟲,在包心前曾經噴藥,基本上被控制住,包心後的菜蟲數量有限,改用手抓就夠了,目前生長情形不錯(見左下及右中照片,今年4月7日拍攝)。至於前三批蟲害特別嚴重的高麗菜,只要時間還來得及,通常都是拔除後再補植幼苗,但我有特意保留第三批的二株在菜園裡(見左上照片,今年4月7日拍攝),以供比較之用,它們雖然也會包心,食用部分卻較正常的小很多(見右上照片,今年4月7日拍攝),由此可見蟲害之困擾。
總結來看,第四批高麗菜種的最成功,訣竅仍在於幼苗定植的時間點,可以這樣說,每年一月上旬定植的高麗菜幼苗,通常有好收成的機率會比較高,各位以為然否?

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菜園裡快速生長中的蔬菜
















自從2006年夏季開始嘗試種植蔬菜以來,倏忽將滿四年,市場裡各種經常見到的蔬菜幾乎都種過(只剩下馬鈴薯除外),有的蔬菜(例如冬季的葉菜類和夏季的瓜果類)每年都種,對它們生長中的特徵已有相當程度的瞭解。一般而言,蔬菜的生長期(從幼苗到採收)多在三個月左右,瓜果類略長,葉菜類略短,而芋頭、薑等根菜類則一年一收,蘆筍則是多年生作物,算是比較特別的蔬菜。觀察各種蔬菜的生長週期,從萌芽、幼苗到幼株階段,生長重點是在土裡面的根,因此我們肉眼看不出它們的變化,卻是最為關鍵。至於在開花結果期,雖然看到花果美麗的色彩和形狀,也會有收成的喜悅,但這時蔬菜的葉子、果實通常會發生蟲害、病害,並開始枯萎,以致欠缺整體美感。對我而言,蔬菜最有看頭的還是從幼株長為成株的階段,因為可以讓人充分體會到它生命的活力,有些蔬菜甚至可以看到它每天的生長,真是十分難得。再者,這段期間蟲蟲大軍還未正式駕到,沒有心理壓力,比較有閒情逸致。
以菜園裡的南瓜、瓠瓜為例,今年2月24日定植四株南瓜苗、2月26日定植三株瓠瓜苗,當時幼苗露出畦面的高度約10公分,最底下有二片子葉,上方的本葉只長出二、三片,大小如手掌心,莖葉都十分柔軟脆弱。在最初的兩、三週,地面上的莖葉生長速度很慢,主要是地底下的根在快速生長,以求趕快適應環境。因此,這段期間除了澆水之外,什麼都不須做,尤其不可翻動土壤,以免傷到根。待渡過這段關鍵期,南瓜、瓠瓜幼株(高度約30公分)存活已不成問題,只要適時加做鬆土、施肥、立支架的工序,地面上的莖葉就會快速成長,幾乎「一瞑大一寸」,而且碧綠的葉片比合攏的雙手還大,以致於每天都要用繩子固定主蔓(也變的比較粗壯)一次,以及隨時摘除側枝(連枝上的葉也一併摘除)。僅僅不到兩週之內,南瓜、瓠瓜主蔓已經順著支架攀爬到棚頂(見右下和左下照片,今年4月5日拍攝),今天下午曾到菜園丈量它們地面以上高度,最高的一株南瓜已達200公分。平均起來,這段期間每天長高12公分,真是很神奇罷!冬瓜也大致類似(今年2月24日定植三株幼苗),所不同者,是在舖著乾牧草的地面匍匐生長(見右中照片,今年4月5日拍攝),也不須摘除腋牙,只偶爾澆澆水而已,但以目前生長情況觀之,有點憂慮畦塊面積不夠大,須在週邊加舖乾牧草才行。
至於玉米和茄子,分別在今年2月23日播種和2月26日定植幼苗,五個多禮拜下來,目前玉米已有50公分高(見右上照片,今年4月5日拍攝),株株亭亭玉立,煞是好看,而茄子約有30公分(見左上照片,今年4月5日拍攝),葉片墨綠透紫,放眼望去,相當漂亮。這段期間除適時澆水外,曾經做過一次鬆土和施肥(同時進行),以及摘除腋芽(茄子僅保留第一朵花以下二個腋芽,玉米有時會在靠近畦面處長出一個腋芽,表示生長速度要開始加快了)。另外,玉米由於是播種,還加做疏苗,同時山風頗大,乃豎立牧草桿以防傾伏,工作還真是多啊。其它的夏季蔬菜,或則剛剛播種(小黃瓜),或則剛剛長出幼苗(絲瓜、四季豆、秋葵),或則定植幼苗未久(苦瓜),都還沒進入快速成長期,於此就不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