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薯又名地瓜,地瓜葉是一道家裡常吃的蔬菜,因此菜園經常種植,方式如下:用市場買回的地瓜葉摘去丟棄的莖蔓部分,將之斜插於畦塊內,適時澆水、施肥,通常葉子都會長的十分茂盛,永遠吃不完,不過臭屁蟲很多,待吃膩了,悉數拔除之後,則見滿地都是臭屁蟲,十分惹人厭。同時翻土後,偶而也會發現主根上結有一些塊根(即地瓜),但個頭小,瓜肉多為白色,似乎和一般食用的紅心或黃心蕃薯不同,因此多和拔除的莖葉一起製作堆肥之用。
今夏沒有再種地瓜葉,而改種蕃薯,但在網路上卻查不到相關資訊,於是自行摸索。把太座從市場買回的紅心蕃薯和黃心蕃薯各留下一顆,放在後陽台適度乾燥之後,對切成兩半,於今年4月29日切面朝下埋於畦塊,5月10日新芽從土裡冒出來,莖葉逐漸蔓延,兩種蕃薯的葉片形狀不同,黃心的葉片較小,葉緣凹陷很深,和一般的地瓜葉相似,紅心的葉片較大,葉緣沒有明顯的凹陷,類似心形。6月4日摘下十枝20~30公分長短的莖蔓,盡量平插於畦塊中央土面之下,這個畦塊是有典故的,它就是今年6月4日登載於部落格的「菜園裡的石頭」短文(歡迎有興趣的網友點閱)裡的那個畦塊,且將該大石頭移除後、剛插枝蕃薯莖的畦塊照片再重登此處(見右上照片,今年6月4日拍攝)。蕃薯約種植四個月即須收成,若時間過長,肉質會變差。在這四個月的生長過程中,除澆水、培土外,有兩件事要特別注意:一是開土,亦即一種比較特殊的施追肥方式,先把畦塊一邊所有的蕃薯莖葉翻到另一邊,這時有一邊的畦面土壤被打開,淺挖一條長溝,把有機肥放入溝內覆土,曝曬三天,再依同法處理另一邊。其作用在於讓主根充分吸收養分,俾使塊根(蕃薯)得以長的較大,我總共以此法施肥三次,很辛苦,但蕃薯莖葉卻因而長得極為茂盛(見左上照片,今年8月24日拍攝),意謂土裡面的塊根應該也很飽滿。二是要經常把蕃薯莖蔓往上提起到完全脫離地面(主根附近除外),以避免莖蔓上長出的鬚根吸收過多養分,同時要適時剪枝,避免莖葉過多,消耗養分,兩者目的均在於促使主根長得比較長且粗,因為絕大多數蕃薯都是結在主根上的。這些訣竅都是承蒙蔬菜達人和菜園老師的親口教導而得悉,衷心感激之情,實不在話下。10月2日,我將蕃薯莖蔓全部拔除,再用大鐵鏟翻開土壤,終於收成一些蕃薯,大小不一,紅心、黃心都有,但數量有限(見右下照片,今年10月2日拍攝),總算辛苦沒有白白付出,但也見識到蕃薯原來這麼不容易種成。
今夏沒有再種地瓜葉,而改種蕃薯,但在網路上卻查不到相關資訊,於是自行摸索。把太座從市場買回的紅心蕃薯和黃心蕃薯各留下一顆,放在後陽台適度乾燥之後,對切成兩半,於今年4月29日切面朝下埋於畦塊,5月10日新芽從土裡冒出來,莖葉逐漸蔓延,兩種蕃薯的葉片形狀不同,黃心的葉片較小,葉緣凹陷很深,和一般的地瓜葉相似,紅心的葉片較大,葉緣沒有明顯的凹陷,類似心形。6月4日摘下十枝20~30公分長短的莖蔓,盡量平插於畦塊中央土面之下,這個畦塊是有典故的,它就是今年6月4日登載於部落格的「菜園裡的石頭」短文(歡迎有興趣的網友點閱)裡的那個畦塊,且將該大石頭移除後、剛插枝蕃薯莖的畦塊照片再重登此處(見右上照片,今年6月4日拍攝)。蕃薯約種植四個月即須收成,若時間過長,肉質會變差。在這四個月的生長過程中,除澆水、培土外,有兩件事要特別注意:一是開土,亦即一種比較特殊的施追肥方式,先把畦塊一邊所有的蕃薯莖葉翻到另一邊,這時有一邊的畦面土壤被打開,淺挖一條長溝,把有機肥放入溝內覆土,曝曬三天,再依同法處理另一邊。其作用在於讓主根充分吸收養分,俾使塊根(蕃薯)得以長的較大,我總共以此法施肥三次,很辛苦,但蕃薯莖葉卻因而長得極為茂盛(見左上照片,今年8月24日拍攝),意謂土裡面的塊根應該也很飽滿。二是要經常把蕃薯莖蔓往上提起到完全脫離地面(主根附近除外),以避免莖蔓上長出的鬚根吸收過多養分,同時要適時剪枝,避免莖葉過多,消耗養分,兩者目的均在於促使主根長得比較長且粗,因為絕大多數蕃薯都是結在主根上的。這些訣竅都是承蒙蔬菜達人和菜園老師的親口教導而得悉,衷心感激之情,實不在話下。10月2日,我將蕃薯莖蔓全部拔除,再用大鐵鏟翻開土壤,終於收成一些蕃薯,大小不一,紅心、黃心都有,但數量有限(見右下照片,今年10月2日拍攝),總算辛苦沒有白白付出,但也見識到蕃薯原來這麼不容易種成。
這些蕃薯最後都做成了蕃薯稀飯、烤蕃薯、蕃薯湯等等,肉質細嫩,甜度也夠,堪稱上品。至於拔除的莖葉自然用作堆肥,而這個畦塊現已改種大蒜(見左上照片,今年10月14日拍攝),蒜瓣也已埋在土裡,希望順利發芽,明年四月並能有好收成,送給姥姥泡製大蒜酒,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