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聯合報附贈的紐時(New York Times)看到一篇短文,名為快樂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Happiness),大意為英、法、美等西方先進國家的政府想把追求快樂當作施政目標,而不再一味追求經濟成長,不過,不丹政府已經早一步決定政績好壞要看創造的快樂而非經濟利益。有趣的是,根據新經濟基金會(New Economics Foundation)這個組織近年來發表的快樂星球指數(Happy Planet Index),全世界十個最快樂的國家中,南美洲就佔到八個,哥斯達尼加領頭,哥倫比亞居次,它們卻是貧窮國家。最後,文章作者提到中國有一則諺語:人要快樂一天,就喝醉酒;要快樂一週,就殺隻豬;要快樂一月,就結婚;要快樂一生,就做個園丁(be a gardener)。怪不得大文豪福爾泰(Voltaire)曾說:耕種你的園圃(cultivate your garden)。看完後,種菜的我不禁莞爾一笑。
從2006年8月開始種菜以來,倏忽已邁入第五年,這段時間並不算短,確可對自己身心的變化做一剖析。記得在退休前後,自己身體狀況並不是很好,最明顯的就是早上起來鼻子敏感而流鼻涕,有時要拖到下午才會停止。另外,由於腰椎有輕度骨刺,經常閃到腰和髖關節,疼痛異常,右肩關節和左手肘關節也有風濕痛,尤其冬天時候;失眠的毛病也不時發生,一上床睡覺就擔心,今晚是不是又要吃鎮靜劑?至於膽固醇更是一直偏高。總歸一句話,凡是因長久坐辦公桌、壓力大、愛吃肉所引起的病痛,無一不出現。而現在,除膽固醇仍然略微偏高之外,其餘的病痛都不見了,自己也明顯感覺到近來身體健康狀況相當不錯,這自然和種菜有莫大關係。每天到菜園(約50坪大小)勞動已逐漸成為習慣,短則一小時,長則三、四小時,若碰上豔陽高照的夏天,勞動後汗流浹背,即使喝完隨身帶到菜園的2,000毫升冷開水,有時仍嫌不夠。如此大的勞動量,經年累月下來,身體的骨骼肌肉、新陳代謝、免疫力等怎麼可能不改善?而飲食方面,最大的改變就是喜歡吃蔬菜,目前幾乎已接近素食者,一盤清炒芥蘭或青花菜,會吃的津津有味,肉類方面,大多吃魚和雞肉,排骨(用龍骨燉湯而已)一星期頂多吃一頓。回想以前最愛吃丁骨牛排、roast beef、東坡肉、紅燒獅子頭、臘味飯、燒鵝等等,蔬菜只是點綴一下,吃個幾口,可真是恍如隔世。
不僅如此,在心理、精神方面的變化更大了,以往自己是內向性格,十分拘謹,不善於人際互動,退休後,除了家人、親人和幾位至交老友,更少與他人打交道,生活圈子狹小而單純。但種菜之後,心情變的開朗多了,而且不自覺地笑口常開,遇到陌生人,只要場合適切,就會很自然地主動打招呼,甚至寒暄,若需要幫忙,只要能力所及,一定伸出援手,這些都不是矯揉做作,而是發乎內心。為什麼會有這種改變呢?我想主要是種菜會使人關心許多細瑣事物,例如翻土、清除石頭、拔草、疏苗、培土、澆水、抓蟲、做堆肥、砍竹子、搭棚架、到農會買肥料、到種苗店買菜苗、和種菜同好討論等等,這樣的一個生活圈子內涵很實在、很簡樸,卻是開放的,看不到人性中「惡」的一面,反而經常接觸到「善」的一面,長久濡染之下,人的性情就會跟著轉變。記得有一次到農會買甜玉米種子,由於是第一次栽種,毫無經驗,正在請教農會工作人員時,旁邊一位滿臉皺紋、略弓著背的老農婦卻自告奮勇,好心地勉強用她不熟悉的國語加上比手劃腳告訴我播種的方法,這段經歷真是終生難忘。當然,一個人在菜園裡勞動時,那些不斷重複的簡單動作很容易將自己完全投入其中,一時之間心無雜念,人世間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生老病死都被拋到九霄雲外,可謂進入一種「忘我」之境,人就這樣慢慢地學會了「放下」,不再被「我執」困擾。這種心境的改變,讓自己能夠在待人處事方面做到為他人設想、從全局思考,事事不妨「退一步、放一著」,所謂有捨才有得。這種領悟和實踐甚至把人生的境界往上提了一個層次,好像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如同王國維在「人間詞話」提到的人生第三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審視自己種菜四年多來,在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的改變,不正是印證了快樂來自於耕種園圃嗎?不過,一個現實條件則是基本生活要先毋虞匱乏才行,論語裡居於陋巷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而不改其樂的境界就非我們常人所及。
從2006年8月開始種菜以來,倏忽已邁入第五年,這段時間並不算短,確可對自己身心的變化做一剖析。記得在退休前後,自己身體狀況並不是很好,最明顯的就是早上起來鼻子敏感而流鼻涕,有時要拖到下午才會停止。另外,由於腰椎有輕度骨刺,經常閃到腰和髖關節,疼痛異常,右肩關節和左手肘關節也有風濕痛,尤其冬天時候;失眠的毛病也不時發生,一上床睡覺就擔心,今晚是不是又要吃鎮靜劑?至於膽固醇更是一直偏高。總歸一句話,凡是因長久坐辦公桌、壓力大、愛吃肉所引起的病痛,無一不出現。而現在,除膽固醇仍然略微偏高之外,其餘的病痛都不見了,自己也明顯感覺到近來身體健康狀況相當不錯,這自然和種菜有莫大關係。每天到菜園(約50坪大小)勞動已逐漸成為習慣,短則一小時,長則三、四小時,若碰上豔陽高照的夏天,勞動後汗流浹背,即使喝完隨身帶到菜園的2,000毫升冷開水,有時仍嫌不夠。如此大的勞動量,經年累月下來,身體的骨骼肌肉、新陳代謝、免疫力等怎麼可能不改善?而飲食方面,最大的改變就是喜歡吃蔬菜,目前幾乎已接近素食者,一盤清炒芥蘭或青花菜,會吃的津津有味,肉類方面,大多吃魚和雞肉,排骨(用龍骨燉湯而已)一星期頂多吃一頓。回想以前最愛吃丁骨牛排、roast beef、東坡肉、紅燒獅子頭、臘味飯、燒鵝等等,蔬菜只是點綴一下,吃個幾口,可真是恍如隔世。
不僅如此,在心理、精神方面的變化更大了,以往自己是內向性格,十分拘謹,不善於人際互動,退休後,除了家人、親人和幾位至交老友,更少與他人打交道,生活圈子狹小而單純。但種菜之後,心情變的開朗多了,而且不自覺地笑口常開,遇到陌生人,只要場合適切,就會很自然地主動打招呼,甚至寒暄,若需要幫忙,只要能力所及,一定伸出援手,這些都不是矯揉做作,而是發乎內心。為什麼會有這種改變呢?我想主要是種菜會使人關心許多細瑣事物,例如翻土、清除石頭、拔草、疏苗、培土、澆水、抓蟲、做堆肥、砍竹子、搭棚架、到農會買肥料、到種苗店買菜苗、和種菜同好討論等等,這樣的一個生活圈子內涵很實在、很簡樸,卻是開放的,看不到人性中「惡」的一面,反而經常接觸到「善」的一面,長久濡染之下,人的性情就會跟著轉變。記得有一次到農會買甜玉米種子,由於是第一次栽種,毫無經驗,正在請教農會工作人員時,旁邊一位滿臉皺紋、略弓著背的老農婦卻自告奮勇,好心地勉強用她不熟悉的國語加上比手劃腳告訴我播種的方法,這段經歷真是終生難忘。當然,一個人在菜園裡勞動時,那些不斷重複的簡單動作很容易將自己完全投入其中,一時之間心無雜念,人世間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生老病死都被拋到九霄雲外,可謂進入一種「忘我」之境,人就這樣慢慢地學會了「放下」,不再被「我執」困擾。這種心境的改變,讓自己能夠在待人處事方面做到為他人設想、從全局思考,事事不妨「退一步、放一著」,所謂有捨才有得。這種領悟和實踐甚至把人生的境界往上提了一個層次,好像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如同王國維在「人間詞話」提到的人生第三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審視自己種菜四年多來,在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的改變,不正是印證了快樂來自於耕種園圃嗎?不過,一個現實條件則是基本生活要先毋虞匱乏才行,論語裡居於陋巷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而不改其樂的境界就非我們常人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