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9日 星期六

馬胎古道

 








          最近三年多來走過的古道中,馬胎古道可謂最有原始森林的風味,置身其中恍如來到亞馬遜叢林,"馬胎的原住民語意是指雲霧,果真名實相符,而它距離繁華城鎮卻又如此之近,因此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情不自禁獨自開車前往,讓自己的身心充電一下。

          從竹北開車約莫四十分鐘即可抵達內灣義興大橋附近120縣道旁的免費停車場,平日空車位很多。停妥車後,沿著縣道往尖石鄉的方向走約二百公尺就可看見拱型粉色的義興大橋,十分搶眼,油羅溪則從橋下流過,溪水清澈見底,在此右轉跨過橋後就可看見馬胎古道的入口。古道全程約三公里,是沿著山壁緩慢上升的山路,大致可以一座橫跨山澗、長約十幾公尺、極其狹窄僅容一人前行的繩索吊橋為界,劃分成前後兩段。前段主要是土石路及木枕路,十分好走,在快到繩索吊橋時,建有一座長方形木頭涼亭,可供休息;後段則是崎嶇不平,路面有甚多不規則的石塊,較不易走,直到接近一長片的筆直竹林,才變成平坦的泥土小路,而原住民聚居的馬胎部落也就在望,正是古道終點。一般而言,整條古道從入口處往上走約需一個多小時,而從終點往下走則輕鬆許多,約四十分鐘即可回到古道入口處。

          依我的觀察,馬胎古道有以下兩大特色。第一,它是沿著陡峭山谷兩側山壁開鑿出來的山道,原本是馬胎部落唯一的對外聯絡道路,後來因另建較為便捷安全的車行道路,這條古道便被棄置不用,由於周邊環境並沒有遭到嚴重破壞,反而逐漸恢復原始樣貌,遂成為一條遠近馳名的登山步道,走在其中,有如穿梭於高聳茂密的叢林,甚至不乏百年老樹(有一棵百年茄苳就挺立在涼亭和索橋之間的山道旁)。尤其夏天雨後,走在濕滑的山道上,山澗從巨大石塊縫隙之間湧出所發出響亮的水聲不絕於耳,配上此起彼落極其悅耳的蟲鳴鳥叫聲,真是宛如天籟。而舉目所見,盡是濃蔭蔽日的高大樹木,蕨類、苔癬類及蔓藤植物或寄宿或攀爬於老樹上,或鑲崁於山壁中,到處是一片碧綠,令人感到無比清幽涼爽,甚至陰森,渾然不覺盛暑的炙熱。這樣的景象譽之為具體而微的亞馬遜叢林,當不為過。第二,古道附近另有一些相當吸引人的景點可供探訪,例如位於起點附近的內灣老街、吊橋,在木頭涼亭交會的南坪古道,以及終點附近的民宿、天主教堂等。而我總是會在走到終點準備下山之前,去兩家民宿之一的餐廳略事休息,或喝杯咖啡配上鬆餅,或來份簡餐裹腹,這時坐望窗外近在咫尺的雪山山脈一些輪廓分明的山頭,跟靜坐於飛鳳山上的咖啡店遙望雪山山脈及其稜線,感覺又不同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