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 星期三

地震記






        這個月三號早上八點發生強烈地震,當時正和太座在餐廳吃早餐,一陣搖晃之後,家中較高的書櫃或傾倒在地或大幅傾斜,書籍散落一地,客廳的擺飾櫃由於高達200公分,傾倒下來的撞擊力道較大,以致櫃板及玻璃門板都鬆脫,各種擺飾散落客廳各處,甚至有一些珍貴的水晶紀念品因而破碎。此外,還有一台放置在臥室矮櫃上的大銀幕液晶電視竟然滑落到地板上,所幸完好如初,只有銀幕框架的左下邊角破損,至於其他跌落地面的諸如花瓶、樂高海盜船模型、掛衣架、立扇、除濕機等等,不一而足。以上都是地震過後所見到的雜亂景象,而令人不可思議之處,則是在地震當時的霎那,我們並沒有看到近在咫尺的擺飾櫃如何傾倒下來,也沒有聽到客廳角落花瓶砸落破碎的響聲,我只記得客廳矮櫃上電視機的特大液晶銀幕前後搖擺得幾乎要傾倒,遂本能地急忙走過去穩住它,太座還大叫: “小心!” 現在回想起來,真有點不寒而慄,假若當時不是在餐桌附近而是恰巧經過擺飾櫃或書櫃倒下來的地方,同時來不及躲避,後果將不堪設想,我們委實無比幸運,內心不禁感恩萬分。

隨後就接到住在附近的兒子來電問安,遠在國外的女兒也來視訊,非常感謝他們的關心,我也透過line問候住在台北的弟妹們,得知大家都平安,心裡頓感輕鬆。中午兒子買了外帶的麵食來家裡共進午餐,並幫忙整理善後的工作,毀損的書櫃及擺飾櫃雖仍可修復使用,但我決定丟棄以策安全,三個人一直忙到四點左右,家中大致恢復正常,生活作息也可一如往昔矣。雖說如此,隨後的一個多禮拜,每天仍會做一些和地震有關的整理、補強、修復等細瑣工作,例如把家中活動的書櫃、書架、置物架、電視機等利用角鐵或細繩加以固定,並把一些破碎的陶瓷及水晶製品用強力膠重新黏合,尤其是退休時同仁贈送的一個極為精緻的魚嘴型開口花瓶,碎裂成十多塊大小不等的瓷片,竟被我用強力膠及透明膠帶修復,只有瓶口的兩塊小瓷片無以尋獲而略感遺憾。另外值得一提的,則是樂高海盜船模型,這是1989年的原始版,當初由兒子和女兒組合完成,陪伴我們已經歷了35個寒暑,只是組裝說明早已遺失,於是我就上網搜尋相關資訊,對整艘船的細部構造有了具體認識,終於又將之恢復舊觀,也了解到這艘船的精巧設計和人物造型背後的許多故事,頗為有趣。

地震發生迄今洽滿兩星期,災情最嚴重的花蓮,人員搜救工作大致告一段落,對不幸罹難者謹獻上深切的哀悼之意,更期盼災後重建工作能夠迅速及順利開展,就像這艘海盜船一樣,相信假以時日必能回復舊觀。

2024年2月11日 星期日

年夜飯

         






        自從學習烹飪以來,倏忽已滿兩年,對做菜逐漸得心應手,因此決定除夕(29)的年夜飯由我來嘗試掌廚,不再像往年訂購大量年菜,實際上,這種訂購的年菜對老年人也不太適合。由於時間充裕,經和家中太座商議,針對要來家裡過年的兒子、兒媳及兩個孫女的口味(他們偏好蔬菜),設計出七菜一湯的家常菜。其中油燜筍是小孫女的最愛,仍採外購方式,剛好小年夜(28)的晚餐,我們是在一家竹北有名的客家菜館聚餐,就順便多叫一份油燜筍帶回家,已備隔天年夜飯上桌享用。至於湯,兒子自告奮勇願意做一道十分道地的酸辣湯,因此我只做了六道菜,分別是四喜烤麩、開陽白菜、豬肚炒筍片、碗豆炒蝦仁、清炒菜心及乾煎鯛魚片,沒想到每道都相當受歡迎,甚樂也。

這六道菜中,開陽白菜、碗豆炒蝦仁及乾煎鯛魚片是平日經常都在做的,雖然六人份的量比兩人份要大許多,尚可應付自如,無論嫩度及脆度都還掌握得住,只是四喜烤麩、豬肚炒筍片及青炒菜心平常甚少為之,以致做起來略感費心費力。四喜烤麩的食材除烤麩之外,還選用了豆皮、香菇、木耳、胡蘿蔔及筍片等,重點是烤麩先要用中小火煎成表面金黃,然後和其他食材(切塊或切片)加入醬油、鹽、糖等調味料燜煮,俟確定入味即可盛出享用。至於豬肚炒筍片,主要工序是在清洗除去附著於豬肚表面的肥油,並要切成大塊先行用水煮熟(如此炒出來的豬肚才會嫩),然後再切成小片和筍片一起下鍋,放上醬油等調味料燜煮即可。清炒菜心的主要工序則是在於要先用菜刀從底端略微切開菜心外表的硬皮,再用手剝下,然後用刨刀把殘留的外皮纖維清除乾淨,切成斜片下鍋燜煮稍許時間,撒些鹽即可盛出。總共六道菜的烹飪時間約1.5小時,好在上桌後就可開動享用,冷颼颼的除夕夜能吃到熱呼呼的菜餚總是令人食指大動吧!

每當吃年夜飯的時候,常會讓我想起已經過世多年的母親準備豐盛年菜的光景,尤其是素十錦、紅燒素丸子、紅燒獅子頭及蛋餃、炸春捲等等,都是功夫菜,上餐館都吃不到那麼可口道地的菜餚。更沒想到的是當年老婆和我帶著兒子女兒一家四口除夕回父母親家吃年夜飯,現在卻是兒子媳婦帶著兩個孫女來我們家吃年夜飯,雖然我做的菜比起母親來,相差豈止十萬八千里,但是其中所蘊含的親情之愛則是無分軒輊,甚至可謂歷久而彌新。

2024年1月10日 星期三

觀霧檜山巨木群步道









        最近女兒、女婿返台度假,照例安排到觀霧健行,並擇定上個月(202312)26日趁天氣放晴,去走檜山巨木群步道,兒子也有興趣,特別休假參加。經考量大鹿林道山路彎道甚多,而今我已邁入七十七歲,為策安全,因此租了一部四輪傳動的電動休旅車前往觀霧。

當天上午九點我們從竹北住家出發,行駛68快速道路轉接212縣道上山,鑒於前年底四人同去觀霧健行榛山步道的經驗,我因坐在後座而導致到達觀霧山莊後發生身體不適,因此這回改坐右前座,雖然山路曲折,卻能完全適應,約十一點抵達觀霧山莊,果然下車後身體狀況如常,內心略感欣慰,自己體能並未隨著年歲增長而老化。順帶一提,電動休旅車在這兩小時多的山路行駛約耗掉30% 的電力,而下山耗電極其有限,因此可以完全不用充電,事實上,觀霧山莊停車場已經設立兩個充電樁,十分貼心。在觀霧山莊用餐完畢之後,隨即將車往回開到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遊客中心停車場停放,先在附近的雲霧木棧步道走了一圈,有觀景台可眺望聖稜線,約花了30分鐘完成,算是為今天的重頭戲暖身,也順便消化一下剛吃進胃裡的豐盛午餐。

我們從遊客中心沿著樂山林道行走約一公里到達檜山巨木群步道登山口,到巨木群的距離有2.7公里,幾乎都是土石路,坡度並不大,若干陡坡(例如一、二號巨木之間路段)則有鋪設枕木,雖然如此,由於身處海拔2,000公尺多的高山中,上坡時我仍會感到極端費力,沒走幾步就得停下略微休息,以免心跳超過140。但沿途大多路段尚稱平坦,走起來可謂相當輕鬆,並可遠眺山景,例如平常從竹北方向看不見的鵝公髻山和五指山的背面,現在則正相面對,有如近在咫尺,邊走邊瞧,頗覺驚喜。到達巨木群後,總共有五株千年以上的巨木(最古老的一株已有2,000多年)坐落其間,並有步道相連,每一株的周邊則建有木板平台以供觀賞,且立有看板解說。抬頭仰望這些年代如此久遠的巨木,雖然歷經各種大自然的變化與打擊,如今卻仍然能夠活生生地聳立在這裡,充滿著欣欣向榮的生命力,讓我在乍舌驚嘆之餘,更令我肅然起敬。面對它們,不禁感到人的一生顯得何其短暫,人又是多麼渺小,在它們面前,我們每一個人都真該懂得謙卑才是。

         觀賞完畢,隨即循原路返回遊客中心,總計健行10公里,約花了4小時,回到家已過七點。這次中級山健行雖然相當疲累,卻是十分值得,衷心感謝女兒、女婿及兒子的用心,使我有機會在這把年紀仍有機會做這種頗有挑戰性的登山健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