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9日 星期六

飛鳳山

         從新店山上搬來竹北鬧區附近,倏忽將近三年半,由於不再種菜,生活顯得悠閒而清淨,日常的消遣在靜的方面主要是翻譯大衛.瑞德博士(Dr. David Read)的證道辭(總共完成翻譯四十一篇,悉數發布於老周菜園部落格),閱讀有關宗教及人類歷史的書籍,透過Line和老同學們聯繫,上Youtub觀看自己喜愛的video,包括自然環境、音樂、藝術、宗教、經濟、社會、政治、科學等,並利用電腦做數獨及下圍棋,至於動的方面主要是走路及登山,近來由於老伴腸胃不適且未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因此又扛起外出買菜及下廚做菜等相關的工作。整體說來,每天的生活節奏雖然簡單及規律,但是自己內心卻感到十分充實,滿滿地有著平安喜樂。

有關登山,原則上是盡可能每星期以健行方式登一次山,扣掉開車時間,控制在三小時之內,攜帶的背包裝有各種登山必備物品,總重量約五公斤,包括衣物、食物、藥品、飲用水、望遠鏡、登山杖等,最常去的就是芎林鄉的飛鳳山,開車半小時即可抵達,停車也頗為方便及安全。其它諸如寶山水庫、鳳崎步道、馬胎古道、文林古道等也會適時前往,因為離住家還算近,至於距離較遠者如大崎棟步道、獅頭山步道、鳴鳳古道等,就只能偶爾為之。

飛鳳山步道的上山路線有三條: 第一條是由代勸堂上山,主要是石階石板路;第二條是觀日亭古道(2800公尺),主要是土石及樹根路,從修心宮上山,不久會有一段陡坡約500公尺,其它路段都屬緩坡或平坦的稜線;第三條是觀日亭古道(1800公尺),主要也是土石及樹根路,須從修心宮沿路再往裡走,從開始上山就是陡坡,將近1000公尺。以上這三條路線最後都匯合通往觀日亭,不常登山者可選擇第一條路線來回約五公里多,走起來相當輕鬆,經常登山者多偏好選擇觀日亭古道上下山,形成一個內圈環狀路線,全程4600公尺,而第一條和第二條路線合起來則形成一個外圈環狀路線,全程將近六公里,這兩條環狀路線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腳力,對我而言,相當具有挑戰性。

根據我的經驗,飛鳳山的特色有以下幾點: 第一,樹叢茂密,許多相思樹的枝幹極為高大,粗厚的樹根匍匐蜿蜒於山徑表面,有時和大塊石頭纏繞在一起,非常少見,並使陡坡路段變得安全而易於攀登。由於全程都是走在樹蔭底下,不時可聽到蟲鳴鳥叫及風聲,偶爾可見桂花、櫻花、桐花、杜鵑花、梅花等(視季節而定),因此即使走得十分疲累,心情卻仍然能夠保持愉悅,不至於感覺枯燥乏味。第二,沿途有許多休息之處,比較正式的如涼亭、觀景台,也有多處由山友自行搭建的大型竹棚,可供休息、進食、飲茶、聊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觀日亭古道(2800公尺)上山登頂前2400公尺處開設有一間名為風情萬景的飲食店,依著山坡搭建而成,相當寬敞潔淨,通風良好,可以眺望整個雪山山脈的稜線,以及蔥鬱的山谷,可惜只在假日營業。我若選擇假日登山,到此必定小坐半小時,喝杯無糖卡布其諾咖啡外加一份原味鬆餅,可以充分享受一下大自然之美。第三,觀日亭視野極好,若碰到晴空萬里無雲的好天氣,在此往北可清楚看見台北101大樓,往西可遠眺南寮漁港和台灣海峽,往東則可略窺雪山山脈,以僅僅五百公尺上下的高度能有如此壯觀的視野,實屬難能可貴。此外,若意猶未盡,從觀日亭還可再登中坑山,並觀賞大板根。

除了風景之外,飛鳳山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則是山友,曾經遇過不良於行的身障青年,獨自攀登,相詢之下,方知他登過多座三千公尺高的大山,讓我肅然起敬。而經常會遇到的則是一位和藹可親、矮胖身材、年歲應在七十開外的老先生,他總是攜帶一些工具及材料,默默地在山路上修補鬆動的土石,可謂一位真正的愛山人。上個星期二是清明節連假最後一天,由於天氣不錯,決定登飛鳳山,上午九點左右抵達,僅剩下路邊還有一些空位可停車。這回選擇走外圈環狀路線,方向是觀日亭古道(2800公尺)上山,石階石板路下山。下山時巧遇一位年輕小姐和友人帶著一隻柴犬,這隻狗左後腿捲曲而無法著地,我一路在後看著牠右後腿用跳的方式輕鬆下完整個石階,而且幾乎沒有休息,內心十分佩服。

這是一座很平常的小百岳,但是登山時只要用心觀察,就可以發現許多感動人心的故事,足以鼓舞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夠樂觀而堅強地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