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7日 星期三

收穫











冬季蔬菜通常在每年九、十月間播種或定植幼苗,而蔬菜生長期多在二到三個月,因此隔年一月可謂開始進入收穫期間,今年我的菜園也大致如此,除了第一批大白菜、高麗菜、青花菜遭到蟲害以致收穫幾近泡湯之外,其它如刈菜、芥蘭菜、芥菜心等都有很不錯的收成,尤其是剛剛採收的香蕉和薑,更是稱得上「豐收」二字。
芥蘭菜是在去年八月下旬播種於苗床,九月下旬移植於畦塊,十二月上旬就開始採摘主幹頂端的嫩莖,而今年一月進入高峰期,主幹頂端摘掉之處的週邊迅速長出許多嫩莖,很快就開花,幾乎每隔三、四天即可採摘一大把開著花、附著葉的嫩莖,略微剝去外皮清炒食用,口感極佳,由於連蠔油也不放,因此還帶點兒苦味。今年種的芥蘭菜主幹上的葉片碩大無比(見左下照片裡面的左邊畦塊,去年12月15日拍攝),可能和畦塊在去年夏季種的四季豆有關,土壤裡的氮特別多,有利於葉片生長,奠定了豐收的基礎。至於芥菜心,是在今年一月下旬陸陸續續採摘的,目前菜園裡還剩下十棵左右,採摘的時機在於是否已經開花,若花開得太久,芥菜心會中空,不適於食用。最近幾天採下的芥菜心(見右下照片,今年1月25日拍攝)剝去外皮後,切片清炒(放些蝦米)食用,口感非常嫩,太座直誇比市場買的要好很多,心想總算汗水沒有白流。
香蕉是在前天採收的,因為早些日子試採的一小串香蕉,掛在後陽台一個月後終於變黃,趕緊試吃一根,竟然風味絕佳,沒有成為「啞巴蕉」,在此特別要感謝那位匿名網友的建議,謝謝您。既然如此,仍然掛在樹上的十來串香蕉應該可以採收了。不過,說來十分慚愧,到菜園後,望著香蕉樹,我卻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幸好蔬菜達人路過菜園,及時伸出援手。他先叫我把包裹著香蕉的大張麻將紙拆掉,但提醒我要小心,注意裡面可能會有蛇拿來做窩。然後他用傘尖(當天是陰雨天)再仔細地戳每串香蕉之間的空隙,確定沒有蛇之後,才把整棵香蕉樹從底部用刀砍倒。感謝他的幫忙,我終於可以上手了,惟以十來串香蕉實在太重,只得用彎刀將整串香蕉割成兩大串,每大串約有五串,每串約有十五、六根,總共則有近一百五十多根香蕉(見左上照片,今年1月25日拍攝),必須用車子載回家。蔬菜達人並叮嚀要把每串香蕉用多張報紙包起來,放進兩層塑膠袋密封住,約六、七天就會變黃,而且顏色很漂亮,假若同時放幾顆蘋果在裡面,香蕉風味會更好。感謝他,希望如他所言,這禮拜能先把兩串香蕉用這種方式催熟,得以早日送給高齡母親享用,因為她幾乎每天都要吃一、兩根香蕉。
薑是在去年二月中旬埋植種(音「總」)薑,約二十段,直到今年一月莖葉才枯黃,奇怪的是都沒開花,在此要向那位匿名網友說聲抱歉,無法依諾寄給您薑花的照片。雖沒開花,但在今年一月下旬卻從土裡採收出大量的老薑,而且很肥壯(見右上照片,今年1月27日拍攝),今天在菜園裡花了一個半鐘頭清理薑上面的土和根,因為剛採出的薑不可用水沖洗,否則放不久,很容易發霉。這些薑要送給大妹的一位朋友,用以配合治病需要,祝福她早日康復。

2010年1月16日 星期六

菜園裡的芥菜
















芥菜俗稱刈菜,每年冬季都會栽種,上一年冬季栽種的刈菜,曾經寫過一篇短文(有興趣的網友歡迎點閱本部落格2008年2月27日「刈菜」一文),今天會再寫,乃因遇到蟲害,同時種了一種名為芥菜心的品種,和往年略有不同。
刈菜的幼苗總共種植30株,於去年10月16日定植於畦塊(見右下照片中的右邊畦塊,2009年10月24日拍攝),其中一半來自隔鄰菜園老師的贈送,另外一半則是用自家菜園苗床播種培育出來的,為何這麼少呢?因為去年10月5日的芭瑪颱風和大雨把苗床裡的刈菜幼苗沖打的七零八落,只有少數存活。這些刈菜幼苗初期生長得還算順利,但在11月間,開始受到蚜蟲肆虐,經過適時噴農藥,直到當月底才安然度過蟲蟲危機,自此步上坦途,每棵成株都生長得還不錯(見左下照片,2009年12月15日拍攝),上月14日(距最後噴藥日已逾兩星期)開始採收,除自家食用外,多送親友鄰居分享,即使清炒,也十分可口,毫不嫌苦。
芥菜心則是第一次栽種,幼苗購自市場專門賣苗和種子的店鋪,每株2元,分別於去年11月7日和15日各定植20株和30株於二個畦塊,存活37株,又於12月1日補植7株,總共有44 株幼株(見右中照片,去年12月15日拍攝),由於時間差,以致大小不一。芥菜心幼苗定植較晚,蟲害並不嚴重,但卻遭到野貓肆虐,不得已之下,只得將畦面舖上牧草,甚至有一段時間放置粗竹竿和大石頭,畦塊四周更豎立矮木條或牧草桿,總算讓貓兒知難而退,幼株也順利長大為成株(見左上照片,2010年1月16日拍攝)。芥菜心的葉子和刈菜相類似,但食用部位是它的莖而非葉片,因此莖長到一定長度最好做培土,以防傾伏,也可使莖長得比較好(見右上照片,2010年1月16日拍攝)。我分別在去年12月20日和今年1月14日做了兩次培土,亦即把畦溝裡的土挖出,覆蓋於成株鄰近畦面的莖的週邊,效果不錯。當然,原本為防貓害而舖的牧草和立的矮桿也適時移除,以方便培土、施肥、除草等工作。
刈菜幼苗定植後兩個月就採收了,但最早定植的芥菜心幼苗,到目前已經超過兩個月了,似乎還沒到採收的時刻,看來要請教蔬菜達人了,記得前幾天他還對我栽種的芥菜心讚譽有加哩!

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菜園裡的紅蘿蔔











每年九、十月間,菜園裡總有二、三個畦塊會播種白蘿蔔和紅蘿蔔的種子,採用穴播的方式,每穴播四、五粒種子,但是紅蘿蔔連續兩年都沒有種植成功,發芽率極低,甚至整個畦塊都不發芽,應和種子品質有關。去年冬季改用興農種苗的陽光人參(紅蘿蔔)種子,並改採條播方式,發芽率極高,這幾天收成了第一批種植的紅蘿蔔,不過個頭大小不一,正常者約佔四分之一,但已心滿意足,三年方有成,誠屬不易。
去年冬季總共種植了三批紅蘿蔔(見左下照片,去年12月15日拍攝),分別於9月1日、11月12日和24日播種,位於該照片中間位置的畦塊是第一批、左上位置的畦塊是第二批、右下位置的畦塊是第三批,從照片上植株的大小可約略看出批次順序。種植紅蘿蔔最大的好處就是幾乎沒有蟲害,完全不須噴農藥,我又一直施用有機肥,因此栽植出的紅蘿蔔堪稱「有機」。不過,紅蘿蔔的生長期比較長,從播種到採收約要四個月之久,同時,初期照顧起來要十分細心。
紅蘿蔔發芽後,冒出畦面的幼苗十分柔軟,很容易傾伏,若遇上連續幾天下雨,幼苗就會泡湯,我則是在畦面挖淺溝條播(不要太密)、覆土(薄薄一層即可)後,於兩側舖上牧草桿以為因應,效果尚可。當幼苗長到10公分左右,就可進行第一次疏苗、除草、培土、施肥,讓幼苗比較能夠挺立得住;20公分時,再進行第二次疏苗、除草、培土、施肥。這時,每一株幼株間隔應保持10公分左右,高度也大致可以經得起雨水的侵襲(見右下照片,去年10月24日拍攝),為方便適時施肥、除草,這時也可將牧草桿一併移除。過了這一段關鍵期,可謂已進入成株階段,每一株紅蘿蔔的莖、葉相當茂密,彼此相互扶持,照顧起來相形輕鬆許多,適時澆水、施肥即可。
第一批紅蘿蔔分別在今年1月1日和2日採收,1日採收的七根紅蘿蔔(見左上照片,今年1月1日拍攝)送給正從新竹回來的兒子和媳婦,他(她)們喜歡用紅蘿蔔做餃子餡,2日採收剩下來的全部(見右上照片,今年1月3日拍攝),其中大小適中的,分送母親和摯友老呂夫婦,個頭小的或奇形怪狀的則自己享用。今天,太座作了紅蘿蔔燉雞翅膀,我做了紅蘿蔔精力湯,都很不錯。至於為何會有這麼多比較差的紅蘿蔔?應和植株過密有關,我捨不得拔除幼苗以形成10公分間隔之故,幸好第二批和第三批紅蘿蔔幼苗都忍痛照規矩疏苗,希望長相都能跟市場賣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