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3日 星期日

將臨期的比喻: 伴娘的石油危機

這篇證道辭是大衛.瑞德(David H.C. Read)1974.12.1.將臨期第一主日在麥迪遜街長老教會宣講。

 

經文: 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第1-13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第五章第1-11; 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第1-13

 

耶穌是一位偉大的說故事者,這是為什麼我們會讀到 一般人很高興聽他說話的原因之一,當他像往常一樣談到在神的國(the Kingdom of God)的生活、在神的律法之下的生活、在這個和下一個世界跟神清算意指甚麼等等,他就說起故事。現代的牧師傾向這麼說: “神的國是一個具有不同意義的概念,取決於是從歷史的、社會學的、或者末世論的角度來理解它。耶穌則說: “神的國像是”--然後就說起一個故事。

他的大多數故事被稱做比喻(parable),我們往往會把一個比喻想成現今所謂的一個實例(illustration)--牧師將這些小故事中的一個,放進他們的證道辭來闡明所要表達的重點。上星期在談到飢餓時,有一個重點是假如麵包的供應完全被切斷,我們每一個人會發現,我們自己將會去爭奪它,我用的實例就是自己成為一個戰俘時的經驗。這不是一個比喻: 它是一個實例故事,耶穌也用實例,但這些我們稱做比喻的故事則具有另一個目的及另一個型態。

其他一些人則把比喻想成是寓言(allegory),一個寓言是指一個故事裏的每件事物都影射其它某件事物,如果這聽起來令人困惑,讓我提醒你們有關先知拿單(Nathan)向大衛王述說的一個寓言。大衛和烏利亞(Uriah)的妻子拔示巴(Bathsheba)正發生一段惡名昭彰的戀情,而烏利亞則被調派去戰場且注定被殺死。拿單遂向大衛王說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富人擁有一大群羊,另有一個窮人只有一隻愛如己出的小母羊羔,而當富人急需一些烤羊肉時,竟然捨不得他自己的羊群,卻拿走窮人的小寵物。當大衛聽到這故事,顯得惱怒並對拿單說: “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行這事的人該死!” 拿單對大衛說: “你就是那人!” 故事中的富人影射大衛; 窮人影射烏利亞; 小母羊羔影射拔示巴。除了故事的一些點綴場景之外,寓言的每一件事物在此都配合得宜,我們會說: “這個影射那個,這樣影射那樣,如此等等。耶穌偶爾會用寓言,但他喜愛的故事型態則是比喻,假如我們開始把它寓言化,我們或許會輕易地錯過一個比喻的重點。當他提出有關禱告的一個重點時,說了不義法官的比喻,這法官 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人,而最後卻讓步於一位寡婦原告的不停伸冤。假如我們說這法官影射聆聽我們禱告的神,那我們是一開始就踏錯了腳步。

一個比喻通常是出自真實生活中的一個故事,它因引起某個不尋常的問題而令我們關注,甚至所發生的事情激起我們的抗議,而當我們思考該問題或抗議時,某一個有關神的國的真理或許開始啟發我們。你會輕易地錯過一個比喻的重點,一個實例幾乎經常是極其簡單明白,而一個寓言則是不難弄清楚,這是為什麼耶穌經常說的比喻對粗心大意的聽者是 隱晦的(hidden)”,甚至感到連他的使徒都是慢慢地才能發現它們的意義,這也是為什麼耶穌要不斷警告必須用耳朵仔細聽。

我之所以要說以上這些話,乃是因為在今年的將臨期我想要再次聆聽耶穌四個不同的比喻,所謂 聆聽是指我們應該全然讓這些比喻個別地向我們每一位述說,你們應該聽比喻遠較牧師更為重要,因為我們任何一位都不能夠發號施令並說: “這個比喻的意義就是這樣,別無其它。我的工作部分是提出這個比喻對屬於第一代教會成員的福音書作者及編者而言,其意義為何,若可能的話,在它的背後,耶穌最初打算傳達的又是甚麼。不過,沒有任何一位能夠對這些字語在靈魂的激發上所具有的力量設下限制,以及對我們因而進到基督徒順服(Christian obedience)的一個新境界加以挑戰。

今天所說的比喻標題,詹姆斯王聖經版本名為 十位童女的比喻,由於標題在任何聖經版本都不具有啟示的威信,我提供給你們我自己的文本則是: “伴娘的石油危機,因為對我來說這似乎是故事的核心。寓言家會立刻玩弄數字十--五和五--並在數字中尋找各類隱藏的意義,我則較喜歡認為耶穌是在談有關一個婚禮的故事,至於十這個數字,依他自己的經驗,認為顯然是第一流婚禮宴會該有的伴娘平均數目。

第一件使我震驚的事是他選擇一個婚禮宴會來說明神的國,你們記得馬可(Mark)告訴我們,耶穌曾說: “神的國,我們可用甚麼比較呢? 可用甚麼比喻表明呢?” 是的,他不只一次蓄意地決定使用一個婚禮的景像。我不會詳盡描述他所處時代的婚禮習俗而讓你們感到膩煩,只是要提醒你們那時一場結婚典禮不但持續較長時間,而且比我們現在所知道的任何婚禮更為喜樂和歡鬧--更不用說放縱。所以,當耶穌只是說: “神的國就像一個婚禮。他的許多聽眾必定感到驚奇,或許也會讓今天的我們驚奇。假如神的國在他是意謂真正的宗教,對神是認真的而且每天都在他面前生活,則這句話不是一般男女所期待的,從他們對教會生活某些方面的觀察,他們寧願傾向說: “神的國就像一個葬禮。 不,耶穌說,像一個婚禮,一個喜樂的、輕鬆的、充滿著愛的、極其有趣的婚禮。這就是他來提供給每一個願意聆聽的人的--一種在神的律法之下有著美好自由及圓滿的生活,一種已經預先體驗到將會實現永恆的生活。我來了,他說道,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因此,他邀請我們進入神的國,並且懷著期望,那至少將是如同在一個美好婚禮唱歌及跳舞般快樂及甜美的經驗。

但是這個以令人驚訝的快樂語調開始的比喻,卻結束得令人遺憾,雖然不希望如此卻無法避免,五位女孩錯過了盛宴。他們穿戴著華麗服飾列隊等待,並且拿著燈,那是新娘和新郎到達時歡迎儀式的一個主要部分,但是她們卻忽略了該隨身帶著油,以備長久等待之後得為燈補充油,錨聖經(Anchor Bible)稱她們是愚拙的伴娘,其她五位則是聰明的伴娘。當新郎於半夜到達時,危機就臨到她們,聰明的自然向愚拙的說快跑去附近的店買油,假如你們抗議她們其實是不願意分享她們所擁有的,那我認為耶穌將會說: “我不是要告訴你們她們應該怎麼做,而是實際上發生了甚麼事--所以請安靜聽故事。

所以,當她們回來,門就關了。這四個字裏存在著故事的悲劇,在我腦中則是這個比喻的重點,我們或許不喜歡這想法,但是無論耶穌所相信及所教導的是甚麼,我們可能錯過神的國喜樂的經驗則是無庸置疑的。我們是有可能如此愚拙及如此散漫,以致當面臨關鍵時刻門就關了。馬太以愚拙伴娘敲門的憂愁景象結束比喻,主啊,主啊,她們叫喊著,給我們開門。他卻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我們在此想起另外一段嚴肅的話語: “凡稱呼我 主啊! 主啊!' 的人,不能都進天國; 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

當馬太把這個故事插入他的福音書裏,他腦中可能有著一種初期教會期盼主耶穌提早在榮耀和審判中回來的情況,那時候講道,一個不變的主題就是基督徒應該把他們自己準備好以待耶穌忽然戲劇化的重現,終結當時的世界秩序而開啟神的國來當權,他們堅定地相信凡是散漫的、愚拙的、粗心的及世俗心態的就會被拒於門外。基督再臨(Second Coming of Christ)的信念持續存在於教會,我們說我們相信 他要從天降來審判生者及死者。大多數傳統基督徒把這個想法推到他們信仰的模糊邊緣,但每當處於像我們這樣劇烈動盪及不安的時刻,第二次降臨的教義經常又出現自是有其意義,我相信歷史進展到了一個高點,而整體人類(humanity)像個人一樣,終於要面對死亡和復活,這都是真實的。無論我們關於基督再臨的想法會是甚麼樣的,我們全要面對死亡危機則是無以逃避的事實,而且在我們的生命中及每個國家的生命中,還會有其它的危機時刻,那時我們會驟然和神的國的真實性直面相對。

當耶穌說這個故事,他的聽眾正面對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危機,雖然當時有權勢的人--統治者、政策制定者、煽動者、觀察者--似乎全然未曾察覺出來,而現今的我們又有多少人能知道呢? 當危機在此出現,救主、神子、道成肉身充滿恩典地來到我們的世界,正對所有會接受者提供神的國。他就是新郎,向所有人一無差別地遞出他的邀請,他來不是只為強化舊約倫理或是制定某些新規範,他是來邀請信教者和不信教者、令人尊敬者和聲名狼藉者、聖徒和罪人等進入他的國。但當他看到先前歡迎他的群眾開始消散,當他看見異議逐漸增高,而且到處現出危險的信號,他的教導隨而轉為比較嚴肅,他的比喻具有一把利劍刺入的力道,當他走向十字架,為整個人類家庭犧牲他的生命,並以他的血開展 新的誓約(new covenant)”,他做出最後的呼籲: “這是你們的機會,不要錯過它,不要空等直到門關了。

假如我們的感覺像是在說: “喔,當那個巨大危機來襲時,我並不在那裏,至於他再臨時的未來危機對我也沒甚麼意義,我們仍舊無法逃避在我們自身經歷的巨大危機中他還是會來的事實。我們把信心和希望降到極低水準是多麼容易,當他來臨時,讓我們自己以對福音真理的極其熟悉,而在基督面前鈍化我們的靈性又是多麼機巧。基督徒的門徒訓練具有一個例行性常規(routine)的因素,不但愚拙的伴娘,連聰明的伴娘也會 都打盹,睡著了。直到新郎到達。但在這例行性常規中,真正的門徒需要有所儆醒、準備及期待,一旦他們忽然醒來,聰明的就不至於面臨石油危機。

我們說將臨期(season of Advent)是為聖誕節做準備,這意謂甚麼? 它是提醒我們該買些禮物並寄些卡片? 它是為家庭和教會的傳統慶典做個準備? 將臨意謂來到,準備是指我們所該做的,其中最重要的厥為當他來見我們,我們已經做好準備同主相遇。他或許是見到這樣一位,儆醒於他的國的真實性,並且忽然發現頌歌的訊息不再是古老神話而是透徹及美好的真理,誰知道呢? 他或許是見到這樣一位,原本是標準的不可知論者,但在危機時刻假若把心靈(heart and mind)敞了開來,誰知道呢?

不要錯過它!” 這個比喻對我而言就是如此,不要繼續拖延神的國這個問題以免太遲,而門就關了。這是耶穌在對我們說,在我們人生遭遇到的所有危機中,這位耶穌帶著他的國不斷地到來,而在他的晚餐(his Supper)聖禮中,這位耶穌讓我們和他有一個特殊聚會這件事成為可能。

許多年之前,長老教會的一個傳統是以禱告和禁食為這聖禮做準備,後來儀式簡化為星期五晚上的準備服事(service of preparation),那是把油放進燈裏以備新郎到達的一個表達方式,但是我堅定地相信我們很頻繁的聖餐禮習俗會使我們冒著忘記準備的風險,甚至在麵包和葡萄酒的分享中,正如保羅所說,不分辨是主的身體。

今天早上耶穌又來到我們這裏,他提供我們這個餐宴以象徵那個婚禮盛宴乃是他的國的景象,他的話語還是: “不要錯過它,不要錯過在靈性的懶散、疏忽、呆板中我所必須提供的。

 

萬王之王,也是馬利亞所生,

自古以來祂就站在人間,

萬主之主穿著人類衣服,

在身體和血液上,

祂將把自己獻給所有信靠的人

以供他們享用天上的食物。

 

門開著,除非我們甦醒並保持儆醒,我們才能見到這位主,而且知道他的國如同婚禮盛宴充滿喜樂。

 

(全文譯自John McTavish所編Preacher, David H. C. Reads Sermons at Madison Avenue Presbyterian Church一書,第58~62頁,2017年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