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開始陸續栽種的冬季蔬菜,目前只剩下不到一個畦塊的大白菜和二個畦塊的高麗菜還有待收成,其它種植芥蘭菜、青花菜、芥菜、白蘿蔔、胡蘿蔔、拔葉萵苣等的畦塊,已經被屬於夏季蔬菜的瓜果類(例如瓠瓜、南瓜、冬瓜、絲瓜、玉米、茄子、四季豆等)幼苗或幼株取代了,總結這一季冬季蔬菜的栽植,最失敗的應屬大白菜,有必要為文記上一筆。
這次大白菜是在去年9月9日和13日分別種了二個畦塊,其中一個畦塊定植二行22株幼苗(向種子店買的苗,每株2元),屬於台灣結球白菜的品種,另外一個畦塊的幼苗則是自己用前年剩下的種子(放在冰箱冷藏一年)育成的,總共移植了三行32 株,屬於山東白菜的品種。經過適時澆水、施肥、噴藥、除草、鬆土,初期生長情況尚稱良好(見右下照片,去年9月26日拍攝),10月5日菜園曾遭芭瑪颱風侵襲,大白菜幼株略有一些損失,到10月中下旬,蟲害日趨明顯,又遭逢水害( 10月22日~24日連續三天大雨),一些成株外葉開始變黃腐爛(見左下照片,去年10月24日拍攝),11月上旬時,每片葉子背面都爬滿了密密麻麻的蚜蟲,噴灑輕微的農藥已無濟於事,遂在11月10日全數拔除,十分痛心。經請教蔬菜達人,他認為蚜蟲似乎來自粉狀有機肥,可能沒有完全發酵造成的,於是乎將該二個畦塊重新翻土曝曬並噴撒石灰後,於11月15日改種芥菜心,整個種植過程就相當順遂,當然,這時施用的是全發酵有機肥。
事實上,蚜蟲不只發生在大白菜,其它種植青花菜、高麗菜、白蘿蔔的畦塊亦復如此,因應方式或則改種蟲害較少的胡蘿蔔、拔葉萵苣,或則改種綠肥作物(例如油菜),讓畦塊休耕。一個多月下來,蚜蟲似乎消失了,遂於今年1月2日又買了18株山東白菜的幼苗,定植於經過初步土壤改良後的畦塊,這回生長情況還算不錯(見右中照片,今年3月14日拍攝),應和改用噴霧筒適時噴灑(平均每隔10天噴一次)藥性較強的農藥有關。惟自3月中旬開始,鑑於大多數已經包心,就不再噴藥,雖然蚜蟲完全沒有出現,卻有一種常見的粉蝶幼蟲(通體綠色或黑色)啃食葉片,由於採收在即,只有用手抓一途,3月下旬首次採收六顆,發現個頭要比往年種植出來的瘦小許多(見左上照片,今年3月28日拍攝),有興趣的網友不妨點閱本部落格2008年3月14日「白菜大觀」一文照片加以比較。目前菜園裡還有一些大白菜,但外圍的葉片都被蟲吃得慘不忍睹(見右上照片,今年3月30日拍攝),食用部分也會藏著菜蟲,不好意思送親友,只得自己吃罷。而最讓我感到汗顏和疑惑的是大白菜越種越差,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這次大白菜是在去年9月9日和13日分別種了二個畦塊,其中一個畦塊定植二行22株幼苗(向種子店買的苗,每株2元),屬於台灣結球白菜的品種,另外一個畦塊的幼苗則是自己用前年剩下的種子(放在冰箱冷藏一年)育成的,總共移植了三行32 株,屬於山東白菜的品種。經過適時澆水、施肥、噴藥、除草、鬆土,初期生長情況尚稱良好(見右下照片,去年9月26日拍攝),10月5日菜園曾遭芭瑪颱風侵襲,大白菜幼株略有一些損失,到10月中下旬,蟲害日趨明顯,又遭逢水害( 10月22日~24日連續三天大雨),一些成株外葉開始變黃腐爛(見左下照片,去年10月24日拍攝),11月上旬時,每片葉子背面都爬滿了密密麻麻的蚜蟲,噴灑輕微的農藥已無濟於事,遂在11月10日全數拔除,十分痛心。經請教蔬菜達人,他認為蚜蟲似乎來自粉狀有機肥,可能沒有完全發酵造成的,於是乎將該二個畦塊重新翻土曝曬並噴撒石灰後,於11月15日改種芥菜心,整個種植過程就相當順遂,當然,這時施用的是全發酵有機肥。
事實上,蚜蟲不只發生在大白菜,其它種植青花菜、高麗菜、白蘿蔔的畦塊亦復如此,因應方式或則改種蟲害較少的胡蘿蔔、拔葉萵苣,或則改種綠肥作物(例如油菜),讓畦塊休耕。一個多月下來,蚜蟲似乎消失了,遂於今年1月2日又買了18株山東白菜的幼苗,定植於經過初步土壤改良後的畦塊,這回生長情況還算不錯(見右中照片,今年3月14日拍攝),應和改用噴霧筒適時噴灑(平均每隔10天噴一次)藥性較強的農藥有關。惟自3月中旬開始,鑑於大多數已經包心,就不再噴藥,雖然蚜蟲完全沒有出現,卻有一種常見的粉蝶幼蟲(通體綠色或黑色)啃食葉片,由於採收在即,只有用手抓一途,3月下旬首次採收六顆,發現個頭要比往年種植出來的瘦小許多(見左上照片,今年3月28日拍攝),有興趣的網友不妨點閱本部落格2008年3月14日「白菜大觀」一文照片加以比較。目前菜園裡還有一些大白菜,但外圍的葉片都被蟲吃得慘不忍睹(見右上照片,今年3月30日拍攝),食用部分也會藏著菜蟲,不好意思送親友,只得自己吃罷。而最讓我感到汗顏和疑惑的是大白菜越種越差,到底問題出在哪裡?